第205章隋氏之盛,極于此矣。
武周
“自古水運皆比陸運要快捷許多。”
披散著長發,一身單衣的武則天手握書卷淡淡道:
“大運河的開通方便了南北交通,使南糧北運,北物南輸。”
“如今,洛陽北市早已是漕船往來,千里不絕。”
“天下舟船所集,常有萬余艘。”
燈火搖曳,
李世民用力搓了搓他的小腦袋,隨即收回手背負道:
銅鏡在旁邊燭光的照耀下,倒映出兩幅面孔。
【這條從江南出發,經過汴梁,又繼續北上,直達河北涿郡的兩千公里大運河,就此完成。】
“汴河連接長江、淮水,好處是很多。”
“楊廣雖然無道,但腦子是有的。”
“朕要問問他究竟要干什么!”
看著地圖上的高句麗三字。
【公元609年,嶄新的都城巍然聳立在中原。】
【整座宮殿由機括和輪軸推動,精巧無比。】
【“觀風行殿”,乃是楊廣命宇文愷建造的行殿。】
【楊廣以“但使好心孝順,何必改變衣服也。”拒絕了。】
“會!”
婉轉之聲響于耳邊。
【這樣的傾國之兵規模不下于滅陳之戰。】
“這……”
劉啟有點不明白了。
“但凡再有一次如建東都與開運河的大型勞役。”
“最重要的是……”
【此時的隋朝,共有一百九十個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個縣,朝廷控制的民戶八百九十萬戶,全國人口四千六百零三萬人。】
【公元607年七月二十九日,下詔發丁男百余萬修筑榆林以東的長城。】
“免天下百姓一年賦稅,揚州百姓五年賦稅。”
【突厥啟民可汗請求賜華夏衣冠。】
拐彎罵我傻呢!
小李治急得不行。
【降從輕典者二百余條,除“十惡不赦”大罪,減輕大逆、謀反等罪的連坐。】
“不過,那楊廣恐怕也是如此想的。”
【下詔設西域四郡,分別是鄯善、且末、西海、河源,至此西域再次納入中原王朝統治范圍。】
太原,黃河以北的軍事重鎮。
劉啟也看向天幕,接過話語繼續道:
“那時,他就會想晚年的徹兒一般施行嚴刑峻法。”
【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北京)全長八百公里。】
長安往北的道路大部分都需要經過太原。
想要收服人心,就必須推行寬厚仁德的治國理念。
長城也修了。
【公元608年七月,再發丁男二十萬,繼續修長城。】
面對這個皇帝,他嘆息的次數比前面那些皇帝加起來都多。
劉恒正視著劉啟,肅穆道:
……
“不過,人人都說修造汴河是導致隋朝滅亡的原因。”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搖頭嘆息。
四十七平方公里的東京與四百平方公里的西苑有了。
【將其余嚴峻條文寬松處理,名為《大業律》】
六年時間,兩千公里的大運河有了。
“但律法寬松,起義者會絡繹不絕。”
“這是好事啊。”
……
“突厥人改變服飾做了隋朝的臣民又如何?”
【而這幾年內,隋朝又陸續攻滅了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