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捧著肚子,笑得打滾。
“還一字……哈哈……擺一字……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比……比崔柳都差遠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嘎……”
笑聲戛然而止。
隨即一聲驚呼響起。
“快來人!宣太醫!陛下笑昏過去了!”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臉色復雜的看著身邊臉色鐵青的楊堅。
隨即拍了拍他的肩膀。
“誰家里沒有個蠢貨呢?對吧?”
“蠢蠢的……其實也挺可愛。”
楊堅拳頭都硬了。
而宇文邕則渾身舒暢。
就你這兒子的作法啊,隋朝要是還能撐到第三代!
朕二話不說!
直接禪位給你!
這得是你立多大功德啊!
……
{本來這些舉措就已經錯落百出了,但是還沒有完。他這軍隊里可不光有軍事人員,還有樂隊、和尚道士、后妃宮女親眷、外國使節。}
{等等,別說話!我再思考!}
{他是去打仗還是去旅游啊?}
{帶外國使臣大約能理解,張揚武力嗎……那三個是什么東西啊?}
{此次出征調集百萬大軍,公開二十四路行軍路線,還隨軍帶著鼓樂班子后宮嬪妃和外國使者。}
{他的本意應該是大造聲勢,高句麗小國應該會望風而降的,就像他巡游一樣,是一趟炫耀國力之旅。}
{這也符合他當時驕橫剛愎,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性格和想法。}
{笑死了,感覺是出巡出傻了,打仗也跟巡游一樣大張旗鼓。}
……
眾皇帝表示:朕,無言以對。
……
【大軍開拔之初,于二十四軍增受降使者“承詔慰扶,不受大將節制”】
【公元612年三月十四,大軍開抵遼河前線,經過幾天的激戰,才渡河進圍遼東城(即漢遼東郡治襄平城,今遼寧遼陽北七十里)】
【下令,高句麗如在戰場上投降,“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
【高句麗利用投降機制,堅守遼東城不下,膠著隋軍數十萬人,使他們無法前進。】
【來護兒率四萬精銳海軍直襲平壤城,被引誘到城內,伏擊折損得只剩下幾千人,撤退至海上。】
【楊廣圍困遼東城,命九軍渡鴨綠水,直趨平壤。】
……
天幕上,
三十萬隋軍正在渡河,
突地一陣喧嘩聲從河流上游響起。
同時,四面八方無數持刀拿劍的士兵也突然出現。
三十萬大軍瞬間四散而亂。
畫面一轉。
無數隋軍的尸體收拾在了一塊。
一座小山一樣的高塔被高高的迭起。
……
【因深入敵后,九軍兵士皆給百日糧,加上排甲槍槊,衣資、戎具,人皆負百斤已上。】
【又因楊廣下令‘士卒有遺棄米粟者斬!’軍士皆于幕下掘坑埋之,才行及中路,糧已將盡”。】
【高句麗的將領知道隋軍給養困難,無法持久,隨即對渡過鴨綠水的隋軍誘引他們渡過薩水。】
【隋軍渡薩水,離平壤三十里后“士卒疲弊,不可復戰”】
【因為將要斷糧隋軍下令撤退,撤退途中,受到高句麗軍的四面襲擊。】
【七月二十四日,隋軍退至薩水,軍隊剛渡過一半又受襲擊。】
【“于是諸軍俱潰,不可禁止,將士奔還,一日一夜至鴨綠水,行四百五十里”。】
【三十萬五千人的大軍,還至遼東城時只剩二千七百人,而那些俱以萬計的資儲器械,皆失亡蕩盡。】
【七月二十五日,隋煬帝下令,班師回朝。】
看我干嘛呀?
給廣神鼓掌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