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背熊腰的……”
本來李世民還一臉傲然的享受著兒女的驚訝之色。
聞言,不由得臉一垮
瞥了一眼小李治,咬牙道:
“那時候朕還年輕!”
“而且現在怎么了!”
“朕這是標準的武將身材!”
李世民彎了彎手臂。
然后單臂舉起小兕子,上下抬舉。
“你看!你阿耶有得是力氣!”
“哈哈哈!阿耶好厲害!”
抱著李世民小臂的小兕子一陣驚呼。
看著歡笑的小兕子,本來覺得手臂有些酸痛的李世民硬撐著又來幾次。
小李治有些躍躍欲試,一旁的長孫皇后看不下去了。
“行了,小兕子快下來,別累到你阿耶。”
李世民立刻開口道:
“不累,這有什么累!小兕子可輕了!”
“阿耶!那我!”
小李治剛要開口,就被長孫皇后狠瞪了一眼。
隨后不由分說的抱下小兕子,推到小李治身邊。
“你倆一邊玩去!”
然后拉著李世民走進亭內。
小李治拉著小兕子,看著亭內的父母。
阿娘給阿耶擦著臉,說些什么。
阿耶一臉笑意的乖乖坐著。
不知二人說了些什么。
阿耶突然抱起阿娘開始轉圈圈。
阿娘驚呼出聲,阿耶一邊轉一邊大聲笑著。
“嘖……”
小李治咂了咂舌。
“真是沒眼看。”
……
北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背負雙手,悠悠感嘆道:
“唐太宗舉兵五年,則定海內。”
“天下仁壽富庶之域者不可數也。”
“以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
“任于仇讎,起于疏遠,委之以政,責之以功,諫無不從,謀無不獲。”
“太宗之才,已非天下之所能及也。”
“然不以此驕天下之士,常以有所不逮而待之。”
“此所能為千百年之基也。”
一旁的趙匡義不以為然,只不過是一蓋好虛名者。
但依然點頭稱是。
……
大明,
朱元璋手扶玉帶,看著天幕嘖嘖稱奇。
“妹子你別說,這唐太宗年輕時真是英氣十足啊!”
“比咱不遑多讓啊!”
馬皇后看了看天幕里的少年英才,想了想記憶里的朱元璋。
“嗯……身材樣貌都半斤八兩吧。”
朱元璋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還是妹子你……”
“半斤黃金和八兩廢鐵。”
“啊?”
朱元璋被晃了一下,不樂意的翻了翻眼睛。
一旁的馬皇后掩嘴偷笑。
一陣戲言過后,朱元璋不由感嘆著:
“三代以下的英雄之主獨稱漢高祖、光武、唐太宗。”
“然而高祖起義之年六八,光武興復之歲三九,但皆生長民間所以周歷世故。”
“沒有出于縱垮裙展之中,發于孩提韶之始。”
“具凌駕四海之氣,抱震撼八荒之才,如太宗者也。”
正在夸著李世民的朱元璋沒有看到馬皇后正一臉柔意的看著她。
唐太宗很厲害,但在她眼里。
只有朱重八才是天下第一!
……
清·康熙時期
“唐柞傳三百哉,全在唐太宗一人也。”
看著太子,康熙諄諄教導著。
“只因唐太宗在位時朝有賢良宰輔,內有長孫賢后。”
“朕給你選的瓜爾佳氏就有長孫之賢。”
胤礽恭敬的點點頭。
康熙看著面帶恭色,心下一陣嘆息。
這個兒子……
“貞觀之美治,成康秦漢以來皆莫及也……”
胤礽面無異色,只是靜靜聽著。
……
【攻克霍邑之后,李淵論功行賞。】
【軍中負責授勛的官吏提醒他奴仆出身的人,似不應與一般兵士有同等待遇。】
【李淵道:飛石流箭之間,無貴賤之分,定勛之時,卻分尊卑等級?有什么功受什么賞!”】
【霍邑拿下后,趁著李密那邊正在跟隋軍主力對決,李淵迅速南下,一路勢如破竹。】
【八月初八,占據臨汾郡。】
【八月十三,攻克絳郡。】
【八月十五,抵黃河東岸的龍門。】
【同日,劉文靜和突厥大臣康鞘利帶兩千匹馬趕到。】
【九月初十,李淵率領大軍圍困河東城。】
【屈突通乃隋朝名將,李軍多次攻城都被他擊退。】
【在意識到這座堅城不能輕易攻克后,李淵遂準備放棄河東,渡河入關。】
收斂點,要不等李世民來個大的時候都沒話說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