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淺水原之戰(上)
(最好明天再看。)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指著天幕給劉禪講解著。
“關中和隴西原本就是一體的。”
“隴西是關中的后背,如果隴西不穩,唐廷就不能專心向東,經略關東天下。”
劉禪認真的聽講。
“關中是帝王之基,但利用關中成就帝業的始皇、高祖等人,并不僅僅依靠關中這一小塊區域。”
“只有連貫隴西、巴蜀這些腹地才能成事。”
……
【薛舉是河東汾陰人,家私巨萬,交結豪強,雄于邊朔。】
【因隴西民風彪悍,盛產精兵強將、騎兵戰馬。】
【所以薛舉經常創下以數千人擊敗數萬隋軍的戰績,而薛舉的兒子薛仁杲號稱“萬人敵”,也是個戰力可怕的猛人。】
【公元617年,薛舉自稱“西秦霸王”,封兒子薛仁杲(gǎo)為齊公。】
【公元618年六月,薛舉親率大軍直逼涇州。】
……
大隋,
楊堅一邊看著天幕,一邊盤算著。
涇州,位于關中平原的東北部,距離長安只有百余里。
同時西連秦州,前面是長安,后是蘭州。
若涇州在李淵手中,唐軍就能遙控蘭州。
同樣,要是薛舉拿下涇州,那對長安也是致命威脅。
這一戰是那個叫李世民的第一次獨立統帥吧?
正好看看成色。
伽羅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但唐國公的位置不能如此急迫的撤掉。
若是此子可堪造就,那就讓他繼唐國公位。
不但對關隴那些人有個交代。
也能輔佐住李淵等人。
……
天幕上,
畫面從長安向西推進。
越過一座平原后,落在涇河旁的崇山前。
高墌城內,
總是蘊含著一股驕矜之意的李世民,此時如一只戰敗的大公雞一般垂頭喪氣。
頭戴一抹黃巾,穿著一身白色單衣的他靠在床榻上,有氣無力道:
“繼續深挖壕溝、高筑營壘。”
“約束將士不要出戰。”
身前的一文一武面帶不忿。
李世民咳了幾聲,鳳目一挑,無形的壓力彌漫四周。
兩位臣子收斂顏色,束手恭敬。
“孤知道,你們渴望立功,但現在不是時機。”
李世民眼眸一抬,看出二人的不以為意,隨后擺擺手道:
“我軍堅壁清野,以逸待勞。”
“薛舉一支孤軍深入我方腹地。”
“時間一久,必定糧草短缺、士卒疲憊。”
“等過些時日他定會前來挑戰,你們千萬不許應戰。”
“一切等孤病愈,再做破敵之算!”
“秦王……”
“下去吧。”
……
【六月初十,李世民親自掛帥,總管八路大軍四萬人眾馳援涇州,隨后駐扎高墌城等待薛舉大軍前來。】
【當時正值酷暑,天氣炎熱蚊蟲眾多,倒霉的李世民被蚊子叮了一下,就突然倒下了。】
【他染上了瘧疾。】
【無法繼續在指揮作戰的李世民,只好命令軍隊繼續挖壕營壘,并且把軍隊的指揮權暫時交給了元帥長史劉文靜和司馬殷開山。】
……
大漢,
“乃公用腦袋擔保。”
看著天上的三人,劉邦指著腦袋言之鑿鑿道:
“這兩人肯定要搞出事端來!”
整理一下散亂的衣襟,捋了捋鬢發。
呂雉聞言看了看天幕。
軍事她是不太懂,但她懂嚴刑峻法。
“你還挺有信心。”
“這可不是小事,聽秦王的命令他們有功無過。”
“但萬一有失開國顏面可就丟了。”
“他們敢拿腦袋擔這個責任?”
呂雉不信世上有這樣不怕死只想出風頭的人。
敞著襟口,劉邦撓了撓散亂的頭發。
腿一翹,雙手迭在腦后。
“娥姁啊,語言是最容易過猶不及的東西。”
“李世民交代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