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玄武門之變
經過“太子謀反案”,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的爭斗徹底浮出水面。
公元624年七月,突厥突利可汗和頡利可汗攜帶三十萬突厥大軍南下。
李淵想要遷都,被李世民勸阻。
八月,李淵派李世民與李元吉率軍抵御突厥。
五隴阪,在李元吉做壁上觀的情況下,李世民于夜里單身只騎面見突利可汗。
說了什么不知道,只知最后李世民與突利結成兄弟之盟,頡利可汗懷疑突利與李世民暗自合謀于他,隨后向李世民請和。
三十萬突厥大軍不戰而退,李世民的聲望更上一層。
而這一回,他的聲望徹底壓住了太子李建成。
炎漢光武帝時期
不戰而屈人之兵?
劉秀想到了自己當“銅馬帝”的時候。
能不動刀兵是最好的。
“你覺得李世民是怎么說動突厥的?”
一旁的劉莊不假思索道
“無非離間二字。”
劉秀一頓。
“就這么肯定?”
劉莊聞言笑道:
“那幫胡人不就這樣嗎?彼此相助又彼此不服。誰都想吞并對方。”
“只要探得兩者有哪些地方不對付,離間計必成。”
“而且觀李世民從不打無把握的仗。”
“他定是已經探得兩者的矛盾在哪,才親自上陣。”
雖然李世民聲望很高,但太子李建成畢竟是國之儲君,他對李世民在兩個層面展開了打壓。
一是削弱李世民手里的實力。
李建成在朝議中多次直言,自大唐開國以來隨著開疆拓土,秦王逐漸將兵權握在手中。
無論秦王本心如何,為著社稷安穩,朝廷也應收回兵權。
二是分化秦王黨派的勢力。包括但不限于拉攏、切割等,殫精竭慮去打斷李世民與其黨羽的聯系。
公元626年六月初一,太白經天。
天幕上。
皇城西側宏義宮
李世民臉色灰白嘴唇發青的躺在床榻上。
床榻邊上,白發蒼蒼的李淵握著李世民的手,臉色悲戚。
看著虛弱不堪的李世民,他忍住嘆息聲,免得孩子心中更加愁苦。
“阿耶訓斥了大郎和四郎一頓,讓他們以后不許再找你喝酒。”
李世民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李淵摸了摸他的頭,將有些凌亂的頭發捋好。
眼中發紅,略帶著些許鼻音道:
“從起兵到平定天下,都是你的功勞,阿耶之前想立伱為嗣君,你推辭不要,所以才給了建成。”
“現在建成年長了,做了八九年的儲君,又沒犯下什么錯,我又怎么能廢掉他?”
李淵一邊握著李世民的手,一邊念叨著。
“如今看起來,你們兄弟之間已不能相容,任由汝等于長安如故,恐有大禍。”
“二郎,阿耶想起了漢梁孝王的故事,今遵行之。”
“你不是還任著陜東道大行臺嗎?帶著長孫、承乾和府屬前往洛陽居住吧。”
“阿耶許你建天子旌旗,這樣自潼關以東皆由你主之。”
“我死之后,這天下由大郎和你分別統領,如何?”
李世民怔怔的看著李淵,李淵毫不避讓,滿目真誠。
李世民的淚水突然涌了出來,側身反握住李淵的手,又一只手捂著眼睛哽咽道:
“阿耶年紀大了,實在不忍遠離膝下。”
李淵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笑道:
“天下是一家,長安和洛陽說近不近,說遠不遠。阿耶要是想你了會去你那里做客,不用擔心。”
李世民只是捂臉抽泣著。
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夜宴李世民。
李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數升,淮安王李神通攙扶著他返回西宮。
李淵來到西宮,詢問世民的病情,敕令李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
又對李世民說“觀汝兄弟是不和,同在京邑,必有忿競”
于是讓李世民“自陜已東,悉宜主之。仍令汝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
大漢。
劉邦站起身活動了一下。
這個辦法看從什么角度看。
從皇帝的角度看,蠢得令人發指。
秦王多能打你心里不知道嗎?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你死后他倆不打起來都算你死痛快。
而一旦打起來
太子那邊誰能攔住秦王?
而秦王真要篡了位,他就是逆賊了。
到時候又重返南北朝的覆轍。
而從一個父親的角度看
這其實就是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