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父死,其妻吾養之。
天幕上。
庭院內。
宦官使者前來辦差,地方同僚前來,四鄰豪紳前來奉承。
還有一股腦涌上門來湊熱鬧的鄉鄰。
兩位男子喜氣洋洋,滿口皇恩浩蕩。
深閨中。
年歲還小的少女穿著一身大紅色的石榴裙。
看著面前愁眉不展的婦人,明眸善睞脆聲道:
“母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必哭哭啼啼作此兒女之態!”
說罷,深深施了一禮,繼而快步走出閨門。
畫面一轉。
趕車的宦官輕揮著馬鞭。
清脆的脖鈴聲隨著車馬響動。
兩匹栗色的高頭大馬拉著一輛車輦。
碧紗帷幔上銹著牡丹金鈿。
眾衛士護衛著馬車進入盤亙雄偉的城池。
行過鱗次櫛比的房舍。
徙過熙熙攘攘的店鋪。
越過摩肩接踵的行人。
畫面又一轉。
橫插一只玉簪,鬢角已有幾縷白發的李世民穿著白袍,披著褐氅。
看著眼前明媚的少女。
“賜號,武媚。”
本來還在平靜且無聊觀看的前朝皇帝們。
在李世民出來的一瞬間跟被捏住喉嚨的雞仔一般,啞口無聲。
前面說李治封昭儀,后面李世民就出來賜名。
事情已經非常明顯了。
武則天為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出身隋朝皇室,祖籍并州文水縣。
公元624年出生。
公元635年,時任荊州都督的應國公武士彟逝世,她的兩個同父異母哥哥武元慶、武元爽,和堂兄弟武惟良、武懷遠,對武則天母女刻薄虐待。
不久,武則天隨母親從荊州搬回長安居住。
公元636年,賢德多才的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非常傷心。
公元637年十一月,李世民駕幸洛陽宮,聽聞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武則天入宮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
對于李世民在位時期武則天在宮中的生活,史書并沒有詳細的描述。
唯一知道的是她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
公元646年,李世民病重,李治隨身侍奉,隨即與武則天建立了感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依例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她與新即位的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有點后悔了。
二郎家這個小崽子有點太野了。
學誰不好,學南北朝那幫人!
你要是悄無聲息的納了也就納了。
你還給她晉位!
“這豎子的腦子被二郎踢了?”
李淵有點理解長孫無忌了。
這個外甥是有點不靠譜啊。
承乾的位置還是要保一保。
大唐。
朱門綺戶,黃紗繡帳。
熏香繚繞,銅鶴展翅。
兩名白衣宮女捧著宮扇、香爐列于龍榻兩廂。
若無一幫大煞風景之人,可稱是人間仙境。
但此時。
“人間仙境”昭慶殿卻是死一般的寂靜。
李世民坐在龍榻上閉目養神。
但起伏不定的胸口表示著主人的情緒難平。
右側的長孫皇后抱著小兕子,臉上略顯無奈。
左側的李承乾有些尷尬,而他手邊的小李治則有些垂頭喪氣。
這些也不算什么,畢竟都是自家人。
但此時跪在地上的楊妃、李恪、長孫無忌、房玄齡和其他“受害者”。
和一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臣子。
讓整個殿內的氣氛更加凝結尷尬。
本來只是過來看個熱鬧和吹兩句陛下,沒想到啊!
一腳掉坑里了!
天上這事是我們能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