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怎么理智的下來!!!
突地,眼前一陣發黑。
李治一手按桌一手扶額,面目略顯猙獰,咬牙切齒的一字一句道:
“讓武昭儀來見朕!”
“現在!立刻!馬上!!”
一邊的宮人連滾帶爬的趕去傳旨。
大唐玄宗時期
“哈哈哈哈哈哈!”
李隆基突然放聲大笑。
一旁的楊玉環嗅著牡丹,疑惑的看著李隆基。
豪飲一口美酒,李隆基笑道:
“這天幕啊,一點前奏沒有突然來這一下。”
“也不知道高宗看到后會不會突然被氣的病死,他老人家的身體可不太好啊。”
“嗯”
李隆基煞有其事的扶須思考道:
“有天幕的獎賞,應該不會那么容易氣死吧?”
公元683年十二月初七,武則天加授澤州刺史、韓王李元嘉為太尉。
豫州刺史、滕王李元嬰為開府儀同三司。
絳州刺史、魯王李靈夔為太子太師。
相州刺史、越王李貞為太子太傅。
安州都督、紀王李慎為太子太保。
澤州刺史、韓王李元嘉等加三公等官以慰其心。
十一日,命劉仁軌為尚書左仆射留守長安,岑長倩為兵部尚書,魏玄同為黃門侍郎,并依舊知政事。
劉齊賢為侍中,升侍中裴炎為中書令。
遷政事堂由門下省到中書省。
十七日,武詔令大將程務挺和張虔勖分掌左右羽林軍,奔赴洛陽。
二十九日,遣左威衛將軍王果、左監門將軍令狐智通、右金吾將軍楊玄儉、右千牛將軍郭齊宗分往并、益、荊、揚四大都督府,與府司相知鎮守。
天幕上。
圓臉富貴相的皇帝對著大臣咆哮著:
“這天下是朕的!命國丈為侍中怎么了!”
“即使把天下都給國丈又有何不可?還在乎區區一個侍中?!”
公元684年二月六日,唐中宗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后之父,正九品普州參軍韋玄貞為正三品侍中,乳母之子為正五品,被中書令裴炎阻止。
武則天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遷于房州,將皇太孫李重照廢為平民。
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仍臨朝稱制。
正九品相當于正股級了,而正三品相當于高官了,從正股級一下子蹦到高官,伱放哪個大臣都不能同意啊!
更別提還一個什么乳母之子,好家伙,這是漢安帝轉世了怎么著,你們好愛乳母一家人啊!
這真的是李治的兒子,李世民的孫子?這什么腦子?
體諒一下吧,畢竟是從吃喝玩樂的藩王突然扔到這個位置上的。
不是哪個藩王都是文帝和永樂那種上來就能干,干的還可以那種的。大都是宋徽宗那樣的。
景泰帝也不錯,可惜了。
漢文帝、永樂帝:你拿宋徽宗對比朕?恥辱!這是恥辱!
李弘啊,多好的太子啊。監國有道,人還仁義,可惜病死了。要是李弘在,武則天或許不會如此?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眼神瞬間清明起來,他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從未想過,甚至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的想法!
“安撫宗室,大賞將臣。”
“控制東都,鎮守四州”
一旁的竇漪房也同樣面色肅穆,接話道: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她真的想做呂后。”
劉恒沉默不語。
呂后?
呂后可是很愛惠帝的。
這個武后可不是如此啊
并且這一套過程朕可是太熟悉了。
“這個中宗太著急了,急中出錯。”
“沒辦法,宗室、大臣、將領,都被武后趁機安排上人手了。”
“是啊,就連輔政大臣都與她聯盟了,手段高明。”
“高宗我算知道為什么不提他識人能力了。”
一旁的劉啟聽得懵懵懂懂抓耳撓腮。
“不是,阿父!阿母!”
“你們再說什么啊?別丟下我啊?”
正在討論的帝后二人齊刷刷的看向劉啟。
看著眼神里清澈見底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