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臣臣”
李世民平復心情,面帶微笑安撫道:
“韋卿安心,朕從不無罪而誅。”
韋侍價如逢大赦,叩首謝恩。
而在派韋侍價出兵的同時,武則天還命面首薛懷義領二十萬大軍北上討突厥。
不過這薛懷義確實運氣好,他率軍出發后,一路大張旗鼓進軍到紫河今天內蒙古的烏蘭木倫河居然連一個突厥人的影子也沒遇到。
于是就在單于臺刻石紀功而回,這次出征最辛苦的成員,恐怕也就是隨軍的石匠們了。
漢末。
曹操皺著眉一臉不悅。
怎么什么阿貓阿狗的都能深入漠北了?
一個玩物居然還敢領二十萬大軍?
“看來大唐是真的沒武將可用了。”
一旁的劉備悠悠嘆息著。
是啊,但凡有個能用的還用派丞相和面首領兵出戰?
曹操同樣惋惜嘆氣。
“可惜李世民英雄一世大唐良臣武將”
想著天可汗時的威勢,又看現在如今這種屢戰屢敗。
兩人都感慨不已。
果然,還是漢家天下的將軍是一直硬氣到底的。
兩人不由默契的看向對方。
但就是太硬了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靠在錦榻上看著武媚娘目光閃爍不定。
的確,她一直都喜歡年輕的。
武媚娘低頭柔聲道:
“妾為陛下雀鳥,怎敢如此況且”
話未說完,宮人匆匆進來俯首道:
“陛下,長孫丞相于宮外請見。”
李治看了看天幕,點點頭。
“請來。”
隨后看向武媚娘,平靜且不容置疑道:
“你先去偏殿吧。”
武媚娘暗自咬牙,行禮告退。
公元692年八月,吐蕃國內的贊普與大論之間勢同水火,摩擦不斷,西域各部落紛紛動搖,開始倒向中原政權。
西州都督唐休璟請收復安西四鎮。
十月,武則天與群臣商議,當時朝中的名相狄仁杰等大臣都大力反對,認為應拔除四鎮戍兵將西域交由當地首領負責,以減輕國家財政和人力的壓力。
唯有左史崔融極力贊同唐休璟的意見,說:“夫四鎮無守,胡兵必臨西域,西域震則威儋南羌,南羌連橫,河西必危!”
二十五日,武威軍總管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復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
置安西都護府于龜滋,發兵四萬戍守。
大隋。
楊堅頗為贊同這個大臣的話。
如果輕率將安西四鎮廢棄,那就是棄已成之功,忘久安之策。
到時損失的不僅是數千里江山。
吐蕃等國也會得寸進尺,將會帶來更多的麻煩,甚至會使邊疆地區為絕域所占,其后果不堪設想。
天幕上。
東都洛陽。
初生的紅日灑下萬道金光。
洛陽城南的正門。
一座奇觀熠熠生輝。
高二十尺,周長一百七十尺的純鐵基座。
其周圍有銅鑄的蟠龍戲海、獅子捧球、麒麟獻瑞等瑞獸環繞。
其上聳立著一樁八棱銅柱。
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
頂部為騰云承露盤。
四條十二尺長的蛟龍人立而起,捧著一顆碩大的銅火珠。
火珠高一丈,周長三丈。
金碧輝煌,光侔日月。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公元694年二月,王孝杰破吐蕃勃論贊刃、突厥可汗俀子等各三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