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時期
“就該這么做!”
雍正怒氣沖沖的一甩手,指著天幕道:
“所謂的虧空,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一是錢收上來了,但是被官員貪污浪費了!”
“二是該收的錢沒收上來!”
“而敢于抗拒國家錢糧的人,肯定有官員在背后撐腰。”
“不管怎么算,把負責官員抓起來追賠總沒錯!”
“而你要干什么!”
“你想干什么!”
正當雍正怒不可支之時,天幕里的一句話讓直覺得大腦像被紅衣大炮擊中一般。
……
【沒人知道嘉慶到底想干什么。】
【最后,還是廣東巡撫最先摸清楚了皇帝的心思,上奏說,以前的虧空問題很復雜,估計也查不清楚了,不必再追究責任。】
【應該把虧空列出來,以后每年彌補一部分,逐年完成。】
【然后讓官員們廉潔奉公,減少浪費開支,這樣既可以培養人民的元氣,又可以讓國家財政充足。】
【嘉慶看了非常高興,連連批示:說得好!就按照這個辦法來辦理,三年能有所成效,也不能說慢,如此“緩緩歸款,上行下效,未有不能完之理”。】
……
大秦。
“朕看明白了。”
嬴政緩緩開口道:
“總之他認為,就是全靠官員自覺,問題就能解決。”
眾人一陣無語。
大無語!
要是靠自覺就能解決問題,要法律有個屁用。
眾人還沒消化完,又一個大的來了。
……
【還有一些官員不太懂事,把查出來的責任人員名單上報給了皇帝。】
【嘉慶看了之后很不高興,批示說:“若概行查辦,則經手虧缺及接任虛報各員,皆當按例治罪,人數未免眾多,或尚有賢者,亦覺可惜,是以寬其既往之愆,予以彌補之限。”】
……
{啥意思(指指點點)他啥意思!}
{意思就是說,你們把這些名單報上來給我看,讓我怎么辦人數這么多,法律規定都要治罪的!}
{我要都處理了,有人被冤枉,我不就成了暴君我要是不處理,不是又成了昏君}
{所以為了不讓個別賢良官員受到冤枉,我只能表示寬容,給你們時間把虧空填上。}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你別說,真別說,他還真是個好人。}
{那可真是,鐵好人!}
……
【官員們一看,不能報責任人名單,那報一下虧空情況總可以吧】
【皇帝要追查虧空,那就先把虧空查清楚報給戶部知道。】
【但嘉慶連這個也不想看,批示說:“彌補二字,原不可直達朕前,豈可公開咨部辦理”】
【不準跟我講,也不準報戶部。】
【“數目紛紛咨部,是必欲朕執法辦理矣!”】
……
大隋。
楊堅摸著胡須,饒有趣味道:
“說上報這些東西,是逼著他公開嚴厲執法,處理責任人嗎。”
獨孤伽羅嗤笑一聲:
“實際意思,其實是說大臣們想把責任推給他,陷他于不仁不義。”
“他倒是一點手也不想臟。”
“倒也符合平庸二字。”
……
【幾番推拉試探,官員們終于明白怎么辦才是正確的了。】
【于是紛紛開始表態。】
……
天幕上一群卡通版官員捧著奏折,對卡通版嘉慶上表。
一道文字氣泡跳出來。
『陛下!我們已經查明了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