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看著天幕里的種種制度,認同道:
“只看這些舉措,道光的確不是吃閑飯的。”
“雖然沒有什么新意,但也都是切實之舉。”
“只是可惜……”
劉病已想到了還是一片迷霧的海外諸國。
道光的不幸之處在于,他不僅要對付國內的不安分力量。
還要應付正處于擴張期的海外勢力。
“日不落……”
劉病已念叨著這三字。
比我大漢還狂。
……
【改革還沒有開始就停止了,但財政虧空的問題仍然存在。】
【道光想來想去,最后,經過跟他尊敬的師父——理學大師曹振鏞商量以后,得出結論:
解決財政虧空的唯一方案只能是節約開支,而節約開支的首要任務就是皇帝要為天下國家做出表率,帶動大家一起節約。】
【為此,道光發布《御制聲色貨利諭》提出了三個最基本的節儉方針。】
【一、重義輕利,不要貪財。】
【全國人民一起省,皇帝省,大臣省,百姓省。】
【道光言:“百姓不富,我這個皇帝怎么能富呢”皇帝不富,大臣怎么敢富呢所以,大家一起來節省。】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啟蹲在田地頭,懟了懟身邊仰躺在地的小劉徹。
“徹兒,你覺得他說的有沒有道理。”
小劉徹都快累嗝屁了,躺在地上閉目休息的他,有氣無力道:
“有道理有道理。”
“節儉嗎,大父也是這么做的。”
劉啟點點頭。“既然有道理,我們也得以身作則。”
小劉徹猛的睜開眼!
不對勁!
“那你的伙食也該降降了。”
小劉徹抬起頭,難以置信的看著劉啟。
說的是人話嗎
我就愛吃點豬蹄!
豬肉都是你和阿母吃了!
“以后從三個豬蹄降為兩個。”
劉啟豎起兩個手指,笑瞇瞇道:
“但若是能在三個時辰內垅好半畝地,就再給你一個豬蹄。”
小劉徹無力的躺回去。
玩什么朝三暮四啊……
“好……”
煩死了!
劉啟摸著胡須笑個不停。
還是逗孩子好玩。
不過……
劉啟看向天幕,思索著一件事。
節儉……真的有用嗎
……
【二、各省停止進貢。】
【在嘉慶時期皇帝就下令停止進貢之風,后來臣下改變政策,認為進貢珠寶是奢侈,那么進貢一些土特產總是合情合理的吧。】
【現在道光說,連土特產也不必進貢了,他甚至抱怨說,這些土特產本來就不值幾個錢,但被大臣們夸得天亂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