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敵我信息不明,但對方長途跋涉遠道而來,其軍心、錢糧,都有莫大壓力。”
“觀前面幾戰,清朝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只要守住海岸,就能以逸待勞,形成另一種堅壁清野。”
“問題就在于……清帝態度能否堅決……”
危機,也是機遇。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連算兵力的興趣都沒有。
直接道:
“他輸定了!”
過來整理退位事宜的朱瞻基好奇道:
“爺爺,這還沒打呢,您怎么看出來的”
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的朱棣,頭一揚,不屑道:
“有的戰爭,你爺爺打眼一瞧就知道輸贏了!”
徐皇后白了他一眼。
“你好好說。”
朱棣擺回頭,正經道:
“道光這人一登基咱就看出來了。”
“意志不堅。”
“碰到南墻就往后退。”
“你看他現在禁煙如何堅決,那是因為實打實的銀子沒了。”
“那玩意是牽扯到他的生活了。”
朱瞻基想了想。
確實,登基時的吏治改革失敗他就甩鍋。
朱棣看著他,又道:
“最關鍵的事,禁煙中出力最多的,都是漢臣。”
朱瞻基愣了一下。
這話的意思是……
不會吧清朝皇帝不至于瘋成這樣吧
就為了不讓漢臣掌權
都可以容忍戰爭輸掉
……
【當時英國在華兵力,計有軍艦十六艘,武裝輪船四艘,運兵艦一艘,運輸艦二十七艘,陸軍四千人。】
【戰爭爆發前,道光帝已任命林則徐為兩廣總督,調鄧廷楨任閩浙總督。】
【他們認真籌備戰守,組織軍民抵抗英軍。】
【英軍到達廣東海面,看到軍民戒備森嚴,無隙可乘。】
【懿律按其政府訓令,留兵艦四艘、輪船一艘封鎖珠江海口,親率艦隊于六月二日(6月30日)離廣東北犯。】
【四日(7月2日)英艦隊駛經福建海域,其前隊艦艇兩艘抵達定江海面。】
【懿律派艦一艘,闖入廈門港,強行投遞《巴麥尊子爵致中國皇帝欽命宰相書》副本,遭到廈門守軍拒絕。】
【五日(7月3日)英艦發炮擊毀廈門炮臺,擊沉師船一只,打死、打傷守軍多人,然后遣人登岸,“系書竿頭,樹之于灘上而回”】
【英軍隨即留兵船、輸送船各一艘封鎖廈門港口,大隊則離廈門北駛。】
【六日(4日)英兵艦駛入定海北港,照會知縣姚懷祥,限“半個時辰”內投降,交出定海及所屬各島。】
【姚懷祥與水師總兵張朝發予以拒絕,并布置抵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