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落后就要挨打
天幕居高臨下俯視虎門之地。
外瀕伶仃洋,內聯獅子洋。
長約十六公里的一段珠江江面以及附近兩岸的地區。
此時英軍海軍則分為兩支分隊。
右分隊負責攻打沙角炮臺。
左分隊負責攻打大角炮臺。
“轟隆隆!”
而此時,在英艦火力掩護下。
英武裝輪船拖帶小船,運送地面部隊,分別繞到沙角、大角二山之后,配合海軍同時發動進攻。
……
【虎門是廣州的門戶。若要抗拒浮海而來的侵略者,其戰略地位是不言而喻。】
【道光十四年(1834)律勞卑來華,命英艦兩艘闖過虎門要塞,一直進抵黃埔,威逼廣州。】
【虎門清軍曾竭盡全力對之開火,但僅斃英方兩人,傷七人,英艦也僅受到一些輕傷,但己方的損失卻相當慘重。】
【道光聞訊大怒,罷免廣東水師提督李增階,調蘇淞鎮總兵關天培繼任之,命其一洗舊習。】
……
天幕上的戰火逐漸淡化消失,虎門地勢圖變得清晰可見。
位于伶仃洋的『沙角』『大角』隔洋相對。
……
【關天培詳細考察虎門的地理形勢,提出了三重門戶的防御設想。】
【第一,沙角、大角兩炮臺相距太遠,難以形成交叉火力,故改為信炮臺。】
【一旦有敵艦內駛,兩處即發信炮,通知上游各炮臺守軍準備迎敵。此即第一重門戶。】
……
越過『沙角』『大角』
是兩片橫島與兩條水道。
……
【第二,上橫檔島一線地理形勢占利,為重點防御區域。在東水道,改武山西側的南山炮臺,更名為威遠炮臺,安炮四十位。】
【加固威遠炮臺以北安炮四十位的鎮遠炮臺,加固上橫檔島東側安炮四十位的橫檔炮臺。】
【以威遠、鎮遠、橫檔三炮臺共一百二十位火炮,控御橫檔東水道。】
【在西水道,他新建上橫檔島西側的永安炮臺,安炮四十位,新建蘆灣東側的鞏固炮臺,安炮二十位。】
【以永安、鞏固兩炮臺共六十位火炮控御橫檔西水道。此即第二重門戶。】
……
越過兩片橫島與水道,入目的是一座孤島。
……
【第三,加固大虎山島東南側的安炮三十二位的大虎炮臺。此即第三重門戶。】
【隨后,關天培又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的支持下,在鎮遠炮臺和威遠炮臺之間,新建靖遠炮臺,安炮六十位。】
【這是當時清朝疆域內構筑最堅固、火力最強大的炮臺。】
【在飯籮排和上橫檔島的西側,架起兩道至武山的排鏈,以遲滯敵艦的內駛速度。】
……
大明隆慶時期
“問題很大。”
朱載坖與張居正看向戚繼光。
戚繼光指著鋪在三人案上的虎門地勢圖,沉聲道:
“根據關天培的章程,敵艦闖入虎門口端時,沙角、大角守軍發現后施放信炮,通知后路。”
他手指順著兩角的內線滑動,點著兩座橫島。
“當敵艦駛入橫檔東水道時,以威遠、靖遠、鎮遠、橫檔四炮臺轟擊之,敵艦因排鏈阻擋,必不能驀然闖過,勢得停留多時。”
“此時正利于清軍火炮連番轟擊。”
“這時,部署橫檔后路的清軍師船和水中作戰兵丁,亦前來配合炮臺作戰。”
“若敵艦駛入橫檔西水道,以永安、鞏固兩炮臺轟擊之,而清軍師船及水中作戰兵丁亦前來配合對敵。”
“若敵艦闖過橫檔一線防御,繼續深入,以師船和大虎炮臺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