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廣州和約》
{如今連接南沙東莞的虎門大橋,正是從上、下兩橫檔島間凌空飛跨而過,島上也還留有已被嚴重破壞的炮臺陣地遺址。}
{虎門大戰,清軍死亡近五百人。英軍無一人死亡!}
{哎,25歲青年打2.5歲孩子}
{不用打,都“驅散”了}
{完全就是挨打,輸出打不上。}
{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碾壓式勝利,今人讀來怎能不悲憤}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看著天上的局勢圖一言不發。
朱瞻基則趁勢分析著雙方問題。
“英軍在橫檔一線中采用了避實擊虛的戰法。”
“主力沒有放在清軍防衛較強的東水道,而是在防御相對薄弱的西水道實施突破。”
“而在西水道作戰的大多數英艦又轉攻防衛力更弱的上橫檔島西北部。”
“島上東部的橫檔山上炮臺和橫檔炮臺,如同沙角炮臺一樣,被英軍從背后攻破。”
“即便是攻擊東水道的英軍戰艦,也未深入,僅把攻擊點放在威遠炮臺,從而避開了橫檔、鎮遠、靖遠炮臺的強大火力。”
“正因為如此,英軍在此次大戰中堪稱勢若破竹。”
朱棣搖了搖頭,看向一旁已葉落枝空的桃樹,嘆聲道:
“關天培戰前設計的戰法,本意應是層層阻截敵艦的闌入,特別是從東水道強沖硬過。”
“但遇到這股無意越過而竟直攻入的敵人,實際上他已無戰術可言。”
“盡管他在戰前構筑沙袋炮臺、添防兵勇,但這些臨時設施在實戰中都幾乎無用。”
“虎門戰敗與誰指揮無涉,換任何一個人來,也改變不了戰敗的命運。”
“實力天壤之別,再講求戰術,再英勇好戰,也是無益,徒增耗費罷了。”
“一百個林則徐和關天培也救不了清朝了。”
……
【至此,虎門要塞六炮臺盡數失守,珠江口門戶洞開。】
【關天培殉國后,廣東前線更無統帥,無法再對進犯珠江的英軍組織起有效的阻擊。】
【二月初七(2月27日)英艦齊向珠江進發,沿途未遭任何阻擊,長驅直入,中午徑抵烏涌炮臺附近江面。】
【烏涌炮臺距廣州僅六十里,是省城廣州的第二門戶。】
【炮臺守軍共一千六百人。其中湖南兵九百人,由署湖南提督祥福率領,于2月22日匆匆趕到,倉促布防。】
【余下的七百名為廣東兵。】
【此外,炮臺上游江面上還部署了一艘裝有十門大炮的沙船、一艘裝有三十四門大炮的兵船“截殺”號和四十艘水師船,炮臺江岸架有重炮近五十門。】
【英艦駛至,即向炮臺開炮,祥福則指揮守軍開炮還擊。】
【但由于祥福所率湖南兵剛到不久,所筑工事尚未就緒,又遇江水暴漲,江岸炮位多沒水中,只有東南角一炮可以射擊,卻又因炮體笨重,炮基土質松軟,無法轉動炮口,以致不能命中目標。】
【交戰不久,英軍即乘機換舢板登陸,直撲炮臺。】
【祥福率部英勇抗敵,但火藥用盡,不敵英軍攻勢,烏涌炮臺失陷。】
【祥福及游擊沈占鰲、守備洪達科等均力戰殉國,清軍將士陣亡五百余人。】
……
大宋神宗時期
“這可真是……摧枯拉朽啊。”
趙頊看著天幕里的硝煙彌漫,喃喃自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