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三人被秦王描繪的前景砸的頭發暈,自己等人求個小推車,秦王給了個四馬拉的豪華馬車,但怎么聽都像是真的,墨家親自參加大秦的權力核心,對儒家進行劃分,今后秦國將傾盡全力培養符合秦國要求的讀書人,培養秦國需要的儒家,對于昔日的敵人也不是簡單的殺戮,而是放逐。
不再搞株連,有罪挨罰丶罪及已身,不再搞恐怖統治,君權變大了,卻以律法的形式限制,律法的制訂由各方代表共同商訂,少數服從多數。而君王若要改變律法也得獲取三分之二以上參與制訂律法的代表同意,才能變更律法,想要廢止律法則必須全員代表表決通過。
這不符合傳統,從古至今還沒有出現這樣的律法,怕會引起……。
南山子才想起這風煙變地,民不聊生,天下黎民百姓巳成牛馬,會引起什么?怕什么大亂?即使再壞再亂也比現在好千倍萬倍。于是不再言語。
至于墨家,已與秦國同生共死,利益一致,有期許、有保障、有前途、有目標,如果這樣還被放逐或是完蛋,南山子覺得應該是墨家自己作的,該死!
不過南山子還有僅剩的理智問大王,為何如此對墨家,那新儒家該怎么培養?
離石說,墨家提倡天下兼愛,主張尚同丶尚賢丶兼愛丶非攻`明鬼丶節用這些在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必須要作適度的改變,把這里務虛的主張、理念全部融入新儒學,以后凡是對秦國對秦人發展有利的學問全部融入新儒學。
新的學問是否融入新儒學,必須經實踐檢驗,能經得起實踐驗證的學問,能對秦國和秦人發展有利的學問,就可納入新儒學,才才傳授天下,對于學問異端不能使其改變的,經勸說無效的,一律放逐海外荒野,不殺不抓。
至于新儒家的培養采取應試教育,只統一集中多人一起教授律法規定的課業,如想獨立探索知識,一律等畢業考試合格后方可開始,如果大面積教授律法規定的課程,短時間內秦國之內便會有大量初識文字的文人,如此積累數代人,那么秦國人全是讀書人也有可能,如此堅持數百年天下黎民百姓都讀書識字便不是妄想。
人人都讀書識字,方可稱為禮儀之邦、文明之邦。
南山子你認為可行否?
南山子已被秦王超時代的理想嚇傻了,即使是再大膽的夢里也不敢想,人人讀書識字,這有可能嗎?
翻譯他們這些秦軍將領卻對秦王所說的深信不疑,因為秦王以前說的已經發生了。他們齊身施軍禮高喊,大王圣眀,大王圣明。
對于屬下們明目張膽的拍馬屁行為,離石愉快而滿意的接受了。
看南山子三人還在震撼加思考中,鑒于自己經常出現走神行為,便不打擾他們思考人生,而是離石向他麾下的將領下達走后的命令。
徐介,你帶領新兵出城訓練,訓練之余獵殺荒野任何猛獸,以弩箭進行射殺,不允許個人搏殺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