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秦的老秦人從來不懼生死,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和穩固新建立的秦國,多少大秦熱血男兒埋身于隴西大地,
在這幾百年的征戰中,我大秦學會了凡事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可是自從變法后日漸強盛的大秦,受人蠱惑不經考核甄別,匆匆引進山東的高門世家加入大奏王朝,那些高門世家以嫻熟的官職手腕,將為大秦流盡鮮血的老秦人排擠出管理強盛大秦的朝庭。
結果就是老秦人流血流汗建立了一統天下的大秦帝國皇朝,在享受戰后紅利的時候卻沒有老秦人什么事,老秦人只能含淚離開大秦皇朝,離開統治天下的位置,任由高門世家占據皇朝的重要位置。
這一離開便失去了一切,失望的一部分老秦人和受迫害的王族出走極西之地又是百年,這其中的酸楚苦難外人又如何能了解?
唉!離石見大家都陷入沉思,慢慢的抿了一口茶水,才又繼續接著說,這數百年大秦王族一直在反思總結,甚至向極西之地的胡虜學習。這一路行來本王也在不停的改進學習,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統治萬民的精英為舟,萬民如水,王為操舟的舵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舟有好壞,舵手要經常檢查維修,不能讓破了漏了的舟船載著舵手在水中航行。
因此,我們要將胡虜的舟船焚毀或者拆了,水要融合,讓我們的水更大,能載得動更大的舟船。
由此引申,在座的精英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牛光明首先高聲說,大王,末將認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于羌胡應該將其分為兩類人類加以處理,一類是羌胡貴族,這類羌胡在羌人中有很高的地位,掌握大量的財富資源,有大量的羌人依附他們生存。
這些羌胡貴族對我大秦今后的統治極為不利,這類人應該在大秦攻伐時便應立即處理掉;第二類,便是羌人平民,這些羌人和大多數漢人一樣都處于王朝的底層,而且人數龐大,大秦應該教化,使其歸化成為秦人,為我們種地牧馬納稅當兵。
花榮接著說,末將贊同牛少校的建議,末將對此戰的戰局有些想法,末將認為立即攻城有些操之過急。
咦!有新的想法?離石覺得這樣討論方式即使說的不對,也能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目的,這樣就很好。
離石用鼓勵的目光示意新人花榮說下去。
花榮在離石鼓勵的目光注視下,末將認為現在就占領梁城,會增大梁城內的人口傷亡,羌胡被逼急了,必然會佂召漢人充作奴仆軍,協助羌秦守城,一場大戰下來,大秦肯定能占領梁城,可梁城能活下來的人口可能只有十之-二。
一座繁華人口近百萬的城池就只剩一二十萬人口,這才是最嚴重的損失,末將來自鐵散關,那里是一個像盆子一樣的美麗地方,盆地內不缺水,而且有很大的一個鹽井,墨家工匠已經把鹽井擴大了,產出的鹽直接販賣到北方草原。
為鐵散關換來了數不清的牛羊和毛氈、鐵器制品,還有金銀礦,可以說鐵散關外的荒原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可是現在它的發展變得緩慢了,究其原因就是缺人,缺大量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