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這時才臉帶笑意的說:
花榮的想法很好也很對,你們戰友情深,能堅持原則也非常不錯,總之,對得起你們上官秦劍對你們大秦精英的評價。
本王也不藏著掖著,對你們有話直說,現在攻城本王也不同意,本王的想法與花參謀的想法較為一致,那就是我們大秦現在缺人,非常的缺人。
但是我們不要戰俘,不要奴隸,我們需要的是秦人是漢人,而不是香蕉人,不是心懷不軌的異心者。
我們大秦要強盛起來,這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我們大秦要想走的更遠,更強大,并確保能將這份基業傳承下去,就必須有許多秦人,效忠于大秦帝國的秦人。
可我們面對的現實卻是,被胡虜統治已經近百年的關中還有中原,許多漢人甚至把我們大秦帝國也視為胡虜,甚至是比胡虜更兇殘的野蠻人,你們覺得這個問題不嚴重嗎?
見到年輕的參謀們開始思考,離石有意引導的說:
我們大秦的軍略向來是,攻如狂風掃落葉,對待胡虜的方法就是烈火潦原,寸草不留,可是做為大秦帝國便不能只想著毀滅,我們大秦不是胡虜,只會破壞不會建設的野蠻人。
更何況,關中是我們大秦的,中原是我們大秦的,整個天下都是我們大秦的,胡虜可以不在乎漢人的感受,在神州大地上燒殺搶掠,可我們本就是神州大地的主人,怎能與胡虜一個想法,一樣的行為?
把屠刀指向可能是自己人的同胞,如果我們一意妄行,制造的仇恨如何抹平?是將他斬草除根,還是任由這種仇恨存留?這些傷痕一天不能抹平,我們大秦就不能團結統一,成為真正強大的帝國。
本王是這樣想的,你根據本王的想法再進行完善和補充,以后遇到類似的胡漢混居的大城時作為參考制定滅胡軍略。
第一、保持現有的攻擊態勢,給羌胡造成巨大的軍事壓力,暫時不要主動進攻梁城,但是堅決消滅出城活動的羌胡,讓他們認清現實,大秦有隨時攻城的強大能力;
第二,在面向粱城方向的潼關古道出口興建水泥石頭棱堡城,把潼關古道徹底封鎖掉,同時也把它興建成北方貨物的第二個集散地,也將它做為支撐大秦鎖城的后勤物資基地,以保證大秦攻擊力的持續性;
第三,羌秦已經賠償本王,翻譯受傷后的代價,就是十萬城東荒野的農奴,我們暫時招募這些農奴,興建潼關古道外的新城。
城池建筑完后再進行篩選,將我們信得過的歸化成秦人,運輸到鐵散關外的平原上,為我們大秦耕種糧食,開墾荒地;
第四,等羌胡熬不住要與我們大秦談判時,我們要提出條件,簽訂條約,可以互派使節。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我們大秦可以向羌秦招募勞工,報酬可以支付給羌秦,但是對招募人員的培訓管理必須由我們大秦負責;
第五,相互平等通商,他們可以去草原光明城經商,我們也可以在梁城經商,雙都有責任保護對方的商人。
大秦商人若是在羌秦違法犯罪,只能移交移交大秦使館審理判量刑,羌秦無權處罰大秦的商人,若是產生爭執,雙方由使館代表出面協商解決;
第六,大秦出資建設秦文館,羌秦負責保其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如有損壞必須加倍賠償……。
第七,…
第十三,…
離石說的很細,也很繞口燒腦子,他完全是按前世隱約記著的《南京條約》做為藍本進行制定的,主要圍繞關稅、主權、租界、通商、關稅、教育等能想到制定條約框架。
就是他的這些想法讓年輕的參謀們打開了思路,沒到戰爭還可以這樣打,而且大王想出的辦法有極強的可操作性,特別是平等的帽子扣上,會讓羌秦放松大秦吞并他的戒心,而且羌胡貴族吃了大秦一悶棍后,會非常贊同這一顆甜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