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報國直接說:
旬國丈剛才說要立慧妃的兒子為大秦國的繼任者,太后以新任國主年幼為借口,為大秦國的監國,主掌大秦國的朝廷和軍隊,末將認為旬國丈的這個方法不可行,而且對太后有生命安全上的威脅。
旬國丈且慢反駁,末將就提幾個問題旬國丈只要能解決,末將就認同旬國丈的方法不會危及太后的安全。
第一,皇孫繼位大秦國,若是李賢清醒后怎么辦?
第二,皇孫繼位大秦國,那慧妃如何處理,現在末將統率的宮衛軍想要無聲無息的殺掉慧妃是做不到的,守衛慧妃永福宮的一萬宮衛軍,是國主李賢留給慧妃母子的,人數雖然少也是一股力量,若是慧妃能帶著她的兒子從永福宮逃出去,大秦國立時會有四分五裂的危險。
第三,若是不殺慧妃,她可是皇孫的親媽,她的地位會直接威脅太后的位置,那時太后變成了皇太后,這位置升得太高了,太后離朝廷和大軍卻變得更遠了。
第四,西面的羌人貴族強烈反對皇孫繼位怎么辦?
第五,皇孫繼位,如果詔令東部的宇文伐帶著他那幾個兒子率兵護衛新國主,我們應該怎么辦?
旬國丈,這便是末將提出的幾個問題,請問國丈大人,該如何應對,太后又怎么自保。
旬子介一時被秦報國問的有點發蒙,正在思考如何回答秦報國提出的問題。
太后剛才對自己的提出的解決方案雖然很高興,但是出于長期在皇宮里廝混的權力動物,第六感覺讓她覺得隱隱有一絲不安。
經秦報國分析后,她便覺得親兒子都會靠不住,何況一個更遠的孫子,而且孫子的老媽和她一直在爭搶兒子。
兒子是她生的,尚且占不了上風,勉強只能打個平手,若是與兒媳搶孫子,孫子肯定向著她自己的老媽,到時自己由太后變成皇太后,到手的權力可就保不住了。
慧妃的娘家人可比她的娘家人厲害多了,他們一家子都是軍漢出身,粗魯野蠻,又掌握著兵權,雖然在軍中的職務都不高,但他們人數多呀,光親兒子就有七個,干兒子有十來個。
這個慧妃還是她當時為還是太子的李賢專門精心挑選的,宇文家的女兒性性本身就強悍冷酷,她當時就是看中了宇文家兒子多武力強的潛力,現在反而是最大的威脅。
旬太后并不后悔當初的決決定,當初只有宇文家族可以與羌人部落貴族較量較量,能不能穩贏部落貴族還不好說。
只要想到死了的三皇子,他府邸的地下甬道能直通皇宮祭祀廣場,而三皇子的府邸是從獨孤囊手中得來的,事后獨孤囊再三解釋賭咒,說他不知府邸地下甬道的事情,這個府邸是是他從老牌羌人貴族手里搶的。
聽著荒謬,但旬太后相信是真的。
現在轉來轉去,她的安全怎么辦?她的權力地位怎么保全?她苦熬到現在太不容易了,她寧愿付出任何代價,也要保住現在的權力地位。
她將希望的目光投向自己的謀士兼武力總代理,現在只有依附她的秦報國,會將她的安全和權力位置當做頭等大事來對待。
她溫和的對秦報國說:
愛卿,你的忠心本宮已經記在心里,你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就請直言不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