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人口少的劣勢凸顯了出來,即使離石對火炮有巨大的信心,可是他無法保證,火炮一定能發揮出他的跨時代作用,他反復思考,認為火炮在人力巨大差異的情況下。
大秦真的能避免被胡虜擊敗?
或是有可能將他從工業化初期重新打回農業社會嗎?
他也沒有必勝的信心!
至于用火炮擊潰胡虜,所有人都沒有信心,最樂觀的人,認為用人命堵住胡虜向北前進的步伐,就是最好的結果。
用大秦一半的人口拼死抵住胡虜騎兵的進攻,這是最有信心的人,對新生大秦前途的預計,究其原因,人口就是大秦的硬傷。
想一想,第一次胡虜就用60萬胡虜騎兵試探攻擊大秦,一旦火炮不能把60萬胡騎堵住,在第一波攻擊中消滅掉大半胡騎,讓他們停下進攻大秦的步伐。
接下來,胡虜就會變成100萬騎兵攻擊大秦,而大秦能在一個月內匯集的軍隊只有二十七萬人,如果放棄辛苦搶回來的西面,西面沒有了大秦的阻擋。
匈人也會趁機攻擊大秦,那時大秦可能面對三個方向的胡虜騎兵,而五胡有可能就會增長成二百萬騎兵,而大秦所有的人口加起來也只有二百萬人口。
這樣的戰爭無論是多么高明的軍事家也無法在冷兵器條件下,用二十七萬軍隊打敗二百萬胡虜騎兵。
也許他可以退回大草原,那樣只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也許能有限的保存一些工業化的底子,可要重新發展起來,那需要多久?
大草原上,沒有龐大的人口丶沒有豐富的資源,沒有…………。
工業化難道要等一百年,二百年?還是一千年以后?
還是回到前世的時間線,讓西方人敲開這片大片大陸工業化大門,那時這個異世界的漢人還有前世漢人的運氣,能存在那么長時間嗎?
量變積累下來會產生質變,儒家已經走偏了一點,誰知道一二千年后,漢民族會偏向那條路上去?
離石不敢保證,他只是一名穿越者,不是長生者,前世想要追求長生的皇帝,尸骨都找不到了。
離石想賭一把,前世許多翻盤的例子想了又想,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蘇聯剛成立時的衛國戰爭,好好琢磨一下,至于失敗的例子他故意省略掉。
指揮戰爭他不會,但成功和失敗的例子他倒是還能記起許多,戰爭就是先將自己催眠,建立起必勝的l信心,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