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財政部統計:
向西面拉硝石礦的馬車,從3月中旬的三百輛,驟然變成3月底的一萬輛,來回一趟從7天變成現在的四天,這里面不只是車輛的變化,而且還涉及到挖硝石礦的俘虜人數變化。
拉車的馬匹由以前的二匹馬,變成現在四馬,駕車的車夫從一人變成二人,其中還有女車夫。
光是累死挖硝石礦的俘虜就已經達到一千七百人,累死的馬匹就有三千二百匹,累死的車夫最少,也有十一人,其中女車夫三人。
而且挖硝石礦已經使用了火藥,這才讓短短的十來天時間,王城的硝石存量達到八十萬斤。
火藥廠日夜不停的制造硫磺和木炭,招募的勞工見大王如此堅定的抗擊胡虜入侵,沒有拋棄他們獨自逃回草原,又提高了工資獎勵勞工多勞多得。
勞工拿著戰爭債券購買日常用品還給優惠,勞工對這種既能為大秦、為大王效力,又能得到實惠的政策舉雙手歡迎。
他們為什么不為大秦和王效力呢?又不是白干活,只要大王和他們一起,即使是死,也不是無主的孤魂野鬼。
現在大王將危局如實告,不需要強制征兵去用人命堵住胡虜的騎兵入侵,只是要求所有效忠大秦的臣民使用戰爭債券,盡全力為大秦制造兵器運送物資,就這樣還發能當金銀幣用的戰爭債券。
大秦官府的官員也沒有發生混亂,甚至比以前更好,王城新近才冒出來的幫會,一夜之間就被六扇門里的捕快抓的干干凈凈,王城里也沒有出現物價飛漲、物資緊缺的現象,反而又些繁榮景象。
現在火藥廠加班都發三倍工資,以前每天掙一枚銀幣,現在雖然不發銀幣了,可是發的債券可以當錢用,聽《王城時報》上說,冶煉金銀幣的廠子,現在暫時改成鉛彈制造廠,等戰爭勝利后,再鑄造金跟幣,現在一元面值的債券就是一枚銀帀,一枚金幣就是面值100的戰爭債券。
現在加一天班,就有300元,現在民間已經將面值100元黑色戰爭債券簡稱為大票,一銀幣等值戰爭債券稱紅票,一鐵幣等值的綠色戰爭債券稱為毛票。
這種戰爭債券因為印制精美,識別容易,黑、紅、綠代表等級,方便攜帶,受到兌換的人和使用的人喜愛,至于一致要求代替金銀幣,那還不至于,那是以后戰爭債券代替金銀幣以后的事情。
大秦人只是因為樸素的愛國熱情,再加上戰爭債卷確實有購買力,只要大秦官府能接受,就等于大秦商人必須接受,大秦人在各個報紙的宣傳引導下,也就接受了戰爭債卷的流通和使用。
其實最穩定大秦人心的是,在這種危急情況下,糧食雖然配給了,但是壇罐肉卻不受糧食管制限制,各種美味的牛肉、羊肉、馬肉、魚肉等肉壇罐子反倒讓市場更繁榮了,只要你有錢買多少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