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9點30分,所有大秦軍隊已經進入準備攻擊狀態,前線火器總指揮白起,秦弩軍總指揮陸乘風,民間臨時組成的弩兵和救護兵總指揮遂良,獵人公會組成的護秦衛隊指揮荒野,都已經率領隊伍列陣進入攻擊位置,大秦軍隊已經開始進入攻擊倒計時了,
所有大秦軍隊前出博望城棱堡保護范圍外一里處展開隊伍,背靠棱堡,連接棱堡之間的城墻還沒有修,博望城是為針對流沙城而建立的棱堡城,最初只是為就近監視和吸引石熊出城攻擊棱堡而建的棱堡群。
這個博望城就修在一地形的節點上,博望城的棱堡建立在丘陵的最高點上,地勢上沒有險峻之處,只是它的地形高一點。
這一片除了博望城地形高一些,其他地方都是平坦之處,火器部隊就在棱堡范圍之外一里之地,抵近羯胡大營開始布置軍隊。
可能是火炮外表沒有殺傷威力,更可能是羯胡不知道火炮的威力,火炮在在離羯胡大營三里處,羯胡的哨騎才出營驅趕,被秦弩軍射死后,火炮不再繼續向前推進,羯胡騎兵也不出營驅趕。
白起最終決定將火炮陣地設在離羯胡大營三里地的地方,最前面是三十門重炮6人伺候一門火炮,一字排開重炮之間相隔十米,重炮炮位后五米處,堆放了大量的鉛彈和50斤的擊發藥包,以及其他一些輔助用具,重炮隊伍共計180人。
再往后十五米,就是1000斤的小鋼炮,它們由4人操作,小鋼炮間隔5米擺一門小鋼炮,共兩排,前后相距5米,共80門小鋼炮,炮兵320人。
小炮左邊就是一百架彈射機由2人操作,棘輪絞盤上力,彈射兜子可以同時放十來瓶已經點燃的燃燒瓶,彈射機操控兵200人,彈射機身后,是站成4排的投彈兵1000人。
小炮的右邊是1000人的擊發藥包和炮彈包裝填手,他們500人一個方陣,身上穿著毛氈料的短衣,衣服上用紅漆刷著5和10的數字。
身后二十米處就是兩堆像小山一樣堆放的炮彈包和擊發藥包,裝填手身上標記數字5的,只負責五斤擊發藥包、五斤炮彈,身上標記數字10的,只負責十斤擊發藥包和十斤炮彈。
火炮后方就是一千遂發槍護衛兵,他們列隊隨時準備齊射,射擊任何靠近火炮的目標,包括企圖沖擊火炮陣地的己方亂兵。
二百名遂發散彈槍兵列成單薄的隊列,10人一組來回在火炮周邊走動,負責應付突發情況和忽然出現威脅火炮安全的目標。
最后,就是在火炮左右的10萬秦弩軍,5萬王城臨時招募的民兵,他們成分復雜,經過基本的秦弩訓練,在弩矢沒有用光前,他們還是有戰斗力的。
對面三里處就是羯胡40萬騎兵大營,大營密密麻麻的,氈房到處都是,好像整個天地都被羯胡占完了,他們大營身后五里處就是流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