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運送物資的商隊從沒有一天耽誤過,這種龐大的物資供應能力,安定了新秦人歸附大秦的信心。
一些謠言在源源不斷的物資流的沖擊下,開始變了腔調,大秦宣傳部的駐入,加速了各種謠言的流傳速度。
那就是不停制造新的傳言,用傳言淹沒謠言,而且這些傳言制造的很有技巧,總是能被幾天后的事實戳穿傳言。
比如,傳言說:“馬上就沒有糧食!”,過幾天,就會有從海船搬下堆積如山的糧食,被源源不斷的運糧馬車陣運走,而且招募新秦人運輸。
等運到修建城池里的新修糧店,給運送糧食的新秦人支付紙幣做為干活的報酬。
然后,又有傳言說,一個漂亮的紙片而已,怎么可能購買到i活命的糧食,這是騙人。
新秦人拿著幾張花花綠綠的紙片,跑到新修的大秦糧店,看著堆積如山的糧食,拿出所有紙片購買糧食。
結果,糧鋪老板看著手中一張黑龍幣三張紅幣,十張綠幣,就給他找了一只瘸腿的老馬,一輛馬車,1000斤糧食,讓他把糧食趕緊運走。
所有干過長途運輸的新秦人,就知道了,他們掙的錢能賣好多東西,只是那匹瘸腿的老馬,他購買的虧了。
隨后又有新秦人缺鹽的傳言又開始流傳,隨后通過在建城池、建工廠中掙得工錢的人,又跑去糧鋪旁邊的鹽鋪,發現鹽鋪里的鹽袋子,還是堆積如山。
這次,去買鹽的新秦人,學聰明了,只買了一袋五十斤的食鹽,付了一張綠票,卻買回來了一袋夠吃一個月的食鹽,還找了50多枚北秦鐵錢。
當天這件事,就被當作笑談在新秦人中間流傳,而北秦錢幣的堅挺和購買力得到了驗證。
其實,新秦人對生活在北方廣闊的荒原上,還是非常害怕的,他們想去有堅固城池防御的王城里居住。
即使北秦王城太遠,他們可能會累死、餓死在半路上,可是那也比居住在胡虜臨時退走的荒原上要好,最重要的是,修建城池居然不修城墻,真是聞所未聞。
退一萬步,他們就是去梁城,那也比待在無遮無攔的荒原上要好。
但是,北秦官府在梁城已經收留了,南朝涌入的三百萬災民,如果再涌入三百萬災民,那梁城的糧食壓力就會非常大。
而且,北方的羯胡和鮮卑奴只是暫時的撤退,他們對付不了北秦的火炮,但是他們也不是傻子,而且有漢奸世家投靠他們,為他們出謀劃策。
投靠羯胡的崔家崔閑,就給當時還沒死的石虎出了一個“堅壁清野”的策略,建議石虎利用北方地廣人稀的特點。
把漢人奴隸甩給北秦人,拖延他們的前進速度,增加北秦人的糧食補給消耗。
然后,羯族人全部向北遷移,帶上人口和牲畜去鮮卑大草原上,休養上一個冬天,明天輕騎奔襲北秦。
北秦經過一年的死拖,如果沒有火炮,北秦那點騎兵,只會被羯胡騎兵淹沒,要是北秦人堅持不住,他們就會退走,北方到時還會屬于羯族人。
所以他們才撤退的那么快,就是漢奸給他們出主意,崔閑說“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至理,北秦也必須遵守。
他們讓出廣闊無垠的荒原,撤退時,毀了所有的田地,燒掉所有的草場,拆毀了所有的城池和樹莊,就是古代版的堅壁清野。
這也許對同一層次的敵手或許有效,但是北秦已經不是初級的農業社會,具有降維打擊對手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