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由于騎兵隊伍變散了,一個炮彈砸死最多十來個騎兵,可是周圍的鮮卑奴看的更清楚了,只要被炮彈刮著,輕者骨斷筋折,就是擦一下也會受重傷。
而那些幸運的就會立即死掉不受痛苦的折磨,沒頭的、胸口有個大洞會立即死掉的,那都是幸運的。
而那些少了一條胳膊、一條腿的,人被炮彈的巨大貫力帶飛,落地時又被驚嚇的馬匹踩踏死,或是踩踏個半死。
哀嚎呼救聲響成一片,可惜這些聲音都傳不到八里以外的棱堡上。
“轟!““轟!”“轟!”
又一批小黑點砸入后方的騎兵隊伍。
此時還在沖鋒的野人騎兵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對身后大部隊的慘狀并沒有察覺,何況他們也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他們只知道跟著帶路的鮮卑奴向棱堡沖。
當他們闖入二里外的鐵絲網時,那些熟練騎射的帶路騎兵,就順著鐵絲網和壕溝預留的通道駛入,而那些騎馬的步軍,就開始跳下馬,拿著刀和斧子去砍那些鐵絲網。
預留通道曲里拐彎的,讓進入預留通道的野人騎兵,只能把馬速降下來。
而那些野人步卒,拿著刀猛砍鐵絲網,這種鐵絲網是北秦最新研制出來的,它的大概的功能沒有改變,只是在布置和回收方面,做了改進。
首先布置和回收鐵絲網的人變少了,這種戰時臨時用的鐵絲網,布置時要求的速度,而不是節省、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
新式的鐵絲網,把鐵絲網卷在鐵皮滾筒上,鐵皮滾筒可以靈活的轉動,卷了鐵絲網的鐵皮滾筒安放在一個四輪馬車上。
當施放鐵絲網時只需要兩個人,戴上厚實的氈布手套,兩人在前面合力拉,兩人在馬車上扶著鐵皮滾筒控制施放速度。
一分鐘就可以布置一百米的圓筒形鐵絲網,這些鐵絲網高一五米五,寬一米,越過去不是很困難,而且是空心的,要是布置一道,威脅不大。
若是布置三四道,而且還處于戰斗之中,那陷在鐵絲網里的人就樂子大了。
而且戰斗結束后,馬車上的兩人手搖把柄轉動滾筒,把鐵絲網在地上的兩人配合之下再收起來。
收起來費點時間,可是能重復利用。
那些野蠻人用盡力氣砍向那些細細的鐵絲網,結果鐵絲網凹陷下去,鐵絲并沒有斷,野蠻人收回刀,鐵絲網又彈了回來,保持圓圈的模樣。
拿斧子的野蠻人,跳起用盡全力砍向鐵絲網,鐵絲網被斧子砸入泥地,鐵絲網終于斷了一根。
那個拿著斧子的野蠻人,向周圍同族野蠻人“嗷嗷”嚎叫!
這時,棱堡上的三十門虎蹲炮響了。
“砰!”“砰!”“砰!”“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