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牲畜拉動的絞盤式吊裝機,在大秦核心地區已經放棄使用了,新研制的小型蒸汽動力的吊裝機已經開始使用大規模使用,燒煤畢竟比牲畜驅使起來方便。
工業部正在研究,制造更大的蒸汽絞盤吊裝機,那時就可以輕松的將棱堡澆筑的更高、更大,新機械的使用,促使了建筑方式的改變。
首先應用到棱堡的建筑上,棱堡的高度翻了一倍,從原來的三層i0米高,變成現在的6層20米高,高度的增加,又刺激出了腳手架的應用和混凝土的出現,混凝土澆筑棱堡又衍生出了蒸汽震動棒的產生,蒸汽動力的泵機正在研制中。
現在棱堡是一層一層整體澆筑出來的,這讓棱堡變的更加堅固。
西部目前只能使用技術早已成熟,甚至成熟到退役地步的畜力絞盤機,絞盤吊裝機只能退下來運往西部使用。
一個棱堡高三層,一層三米高,有了絞盤吊裝機,一天就可以澆筑一層,晾五天,接著澆筑下一層,半個多月就能澆筑好一座棱堡,裝修布置一個月就可以派兵駐扎了。
現在多安裝幾個絞盤吊裝機,同時修建棱堡最后澆筑堡墻,將分散的棱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棱堡城池。
范閑和楊雄晚上駐扎在物資站內,楊雄去核對物資調撥單,還干一些隱秘的事情,這些事,范閑都沒法參與。
運輸隊利用物資站內的絞盤吊裝機,把廂車里的打包成方塊的物資,吊起來重新碼放在物資場內,然后拉著空車去另一個更廣袤的地方,卸下馬具,把馬匹拉到馬廄里開始喂馬。
第二天,范閑和運輸物資的馬車在烏山關分開后,范閑跟著接力運輸車隊繼續往下一站蕭關前進。
而到達烏山關的運輸車隊,空著馬車返回出發地,去重復轉運新的物資。
越接近玉門,官道沿途的防御鐵絲網就越多越密,鐵管扎地圍成的鐵絲刺網,圍著官道,將官道兩邊保護起來,一天行程的距離,就會有鐵絲網圍成的休息點,供運輸車隊休息的空地。
那些鐵絲網相互之間間隔十米載了三排,又與官道平齊,最外圍的一道鐵絲網與官道相距三百米,這些鐵絲網一共載了五道,靠近官道五米之內載了三道,在三百米處載了第五道。
第四道離最外圍的鐵絲網間隔五十米,而與第三道鐵絲網間隔一百五米。
這對護衛軍來說就是射殺標識,若是土匪在第五道鐵絲網外出現,運輸車隊就會照常行駛,護衛隊從馬車上拿下彈射機開始組裝,準備投擲燃燒瓶,燒死那些土匪。
若土匪鉆入第四道鐵絲網,護衛軍就用秦弩將鉆入防御圈的土匪射殺,目前還沒有土匪能接近前三道鐵絲網,也從沒有千人以上的馬匪闖入第三道鐵絲網。
這些小股土匪只能在三百米以外射箭,而北秦的護衛軍拿著秦弩能在三百米距離,輕松射殺土匪,而土匪卻必須闖入二道鐵絲網,才能射中護衛軍。
那樣的距離射出的箭根本就射不傷身穿簡易板甲的護衛軍,而且在這三個關隘之內,幾乎設有大股的馬匪了。
這么嚴密的防御手段,土匪根本就搶不到生活物資,還沒等北秦軍隊去剿匪,大股的馬匪就自己散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