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起黑火藥殘渣會堵塞槍管、炮膛,黑火藥熱量散逸的慢,威力自然比棉化火藥差的太多。
應用在火炮和火槍中,還發現,同樣是射擊一個基數的炮彈或是火槍彈,使用黑火藥的火炮和火槍,炮管和槍管能將肉燙熟,而使用同樣數量的棉化火藥,炮管和槍管只會將將人燙傷而不是燙熟。
唯一不同的是,兩種火藥產生的膛壓不同,棉化火藥產生的積累熱量雖不至燙熟使用旳人,可棉化火藥產生的瞬間熱氣壓,卻給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但與射擊距離相比,這些缺點都可以忍受,而且產生這種熱氣壓傷人的原因,主要是大秦的工業制造發展不均衡導致的。
大秦工業機器制造一開始就奔著高、大、粗的方向發展,將這些視為力量的標準,而且大秦上下都崇信力量能解決一切問題。
這種做法導致了墨家工匠共濟會設計出的火炮和火槍,雖然質量杠杠滴,但是過于粗糙,粗糙的后果就是結合部的縫隙沒有達到設計要求。
軍工廠只重視安全和質量,制造出的火炮和火槍的密封就達不到設計要求,而且配件的制造上,從制造之初,就達不到精細化,這是加工制造的工藝問題,與認不認真,努不努力無關。
以現在加工制造水平,只能達到這個結局,只有等到材料、工藝、動力水平全面提升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這一切對目前的大秦來說都不是問題,目前漏氣的火槍、火炮完全碾壓胡虜,只要使用火槍、火炮的士兵小心一點,完全可以保護自身的安全。
就拿火炮來說,填裝黑火藥擊發藥包時,炮膛里會產生大量沒有燃燒盡的火藥渣,這就導致了每發射一炮,就必須清理炮炮膛。
很快大秦軍工廠就生產出了后膛火炮,改變了前膛裝彈的麻惱,卻仍然沒有減少清理炮膛這個最耗時間的步驟。
直到王匠公輸剪弄出了棉化火藥,才讓清理炮膛消失在火炮操作程序中,這才導致了生產出的火槍、火炮配不上棉化火藥威力的現狀,而機器制造象要往精細化發展,就需要時間去磨礪和升級。
目前的不配套還能將就用,軍部也非常理解軍火集團的難處,好在火炮射程遠了,虎蹲炮的射程完全可以頂替火槍殺傷大量的胡虜騎兵,而重炮作為唯一的遠程武器,足夠震懾胡虜騎兵在十里距離之聚集。
而超過十里,那騎兵沖到一里之內,戰馬的體力就消耗的差不多了,虎蹲炮就可以殺光胡虜騎兵,漏網之魚就可以交給遂發槍兵清理。
現在裝填黑火藥的火炮三分鐘才射出一枚炮彈,而裝填棉化火藥擊發藥包的火炮,可以在一分鐘內射出兩發炮彈。
至于后膛泄露的熱氣壓,炮兵只要站在二米外的位置上,就可以安全無憂,等炮彈射出炮膛,就可以裝填第二枚炮彈,等到一個基數三十發炮彈射完,炮膛內積累的熱量才會迫使重炮不再繼續炮擊。
停歇十分鐘等炮膛里溫度降下來后,就可以繼續炮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