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現在處在主世界南北朝、五胡亂華的中期,現在重生在異世界,把異世界的歷史進程改的面目全非,本應在主世界出現的北魏沒有了,南朝更是只衍變了兩個朝代,硬生生的把五胡亂華中聊期時間線截斷。
接下來怎么弄?難道在自己構建的帝國里關起門玩過家家,坐等著其他種族在富饒的其他地方扎下根來,把那些地盤經營成種族發源地?
還是像蒲公英一樣,先把文明種子撒出去,讓漢人先在異世界富饒地方扎下根,為以后收復故土留下出兵的理由?
眼看異世華夏再一次統一是大概率事件,可是接下該何去何從呢?
沒有了隋唐的華夏文明,還是像斷代史一樣,少了令無數漢人向往的文明璀璨巔峰,如何把這段消失的未來也彌補上,就是離石一直思考的問題。
如果華夏文明發展在異世界也有慣性咋辦?
異世界的漢人沒有強制被五胡融合,也沒有發生被滅絕大部分精華的慘劇,那就必須再主動進行融合,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像是匈奴人在主世界《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是夏桀的后裔淳維衍生發展出來的部落。
異世界民族遷徙發展趨勢并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地形地貌這些細節變化,匈奴照樣在異世被漢帝國擊潰了,北匈奴向西一直遷徙,還為沒分裂的羅馬帝國當過好些年的雇傭軍。
同樣建立短暫強大的匈人帝國,現在正處在被其他蠻族同化的前昔,匈奴人走一路融合了一路,與月支白人融合產生了白匈奴,與鮮卑人融合產生了鐵弗匈奴。
匈奴人的融合發展史說明,種族壯大最快途徑就是融合其他低等民族,一旦這個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覺醒了民族意識,同化起來就艱難無比。
融合的同時,還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字和文明,要不然最后誰融合誰,就說不準了,像消失的匈奴人一樣,只能在別人的史書中找到關于自己簡單的記錄。
唐朝就是這樣主動出去融合,只是對個別胡虜融合的不徹底,結果又讓胡虜給反噬了,像安史之亂就是例子。
如果人類發展的趨勢不變,那就必須做好承上啟下的使命,現在應該是陸地國土大探索的時代,下一個時代才是海洋爭霸時代。
由于蒸汽機的提前出現,必然導致兩個時代間隔時間的縮短,有些事情必須提前去準備,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把佛教本土化,十萬大山背后的高原就成了必須拿下的地方,找到佛教的發源地,將他納入大秦的國境之內,讓佛教成為大秦本土宗教之一。
這就是從文明理念上扯上關系,現在佛教還沒有在天竺滅絕,既然從高原上兼并佛教的發源地條件還不成熟,那可以從大海上進攻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