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吞并伊賞那補羅國那只是證明你們有扶持起來的代價,南蠻有兩塊非常廣闊平坦的平原,是種植水稻的富饒之地。
而西面的磐起國,更是有富饒的大平原,不缺水源,能大面積種植水稻,不像我們南方和北方,不是溝壑縱橫的丘陵之地,就是干燥寒冷的北方荒野,種地都要靠天吃飯,即使再勤勞照樣有大量人口吃不上飯,這樣太不公道了。
沒有飯吃,要么等著餓死,要么就殺官造反,北方胡虜要不是采取零敲碎打的種族屠戮之策滅絕漢人,而是采取融合策略,也許北方會出現一個漢化的胡漢王朝。
一個精瘦留著山羊胡子的小老頭,見到熟姻親何洋能提問,而大秦貴人還給予解答,他們段家是北方雜胡,嚴格來說還有北部鮮卑人的血統。
他在這一群中等世家,屬于新崛起的中世家,他們段家是這群世家子中最了解的大秦帝國實力和野心的人。
他們段家也有疑問,一直對大秦畏之如虎,大秦帝國將北部鮮卑吞噬前,他們這些胡漢融合的后代,被北鮮卑放逐驅趕到西部,為了生存他們一直游離在羌秦與大涼之間的夾縫中求生存,與大秦、與漢人沒有結下血仇。
當大秦東征西進吞并羌秦時,他們段家投靠了十萬大山里的大涼王朝,當大秦擊敗羯胡和鮮卑奴的百萬聯軍時,段家嚇壞了,直接冒險橫穿十萬大山,才在十萬大山另一個出口象日郡旁山谷口逃了出來。
他們一路走來,在十萬大山里吸納了許多山中的野人部落,反而讓段家的實力有所增長。
他們段家這些年流浪遷徙累了,只想當一個溫順的臣民,他們去投靠南梁,南梁皇帝蕭衍卻認為他們一個小小的胡漢人世家,投靠他也沒有多大的作用,有可能會引起北秦的誤會,而不愿意收留他們。
這讓段家心里非常受傷,當陳家邀請他們投資陳家,支持陳家在南蠻之地建立國家對抗南粱,他們段家自然不會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
可是現在陳家、黎家被大秦內侍給挖坑理了,只因為黎家以漢人身份卻說是化外之民,那他們段家一直秉持漢人傳承,豈不是能享受到做為漢人福利。
他現在只想知道,大秦的國策到底是什么,收不收留他們,投靠大秦到底能獲得什么?
段延壽斟酌良久,才開始說:
大秦貴人,你們大秦帝國是不是不需要世家,對土地的欲望無窮無盡,而把天下蒼生視做牛馬?
何洋立即出聲替姻親求情找臺階下,又要重新起身跪地求饒,身后的內侍又將他重新按回座位。
離石沒有理會精瘦老頭的詰問,反而自顧自的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