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洪水有好有壞!
好處是,讓大趙、大燕聯合起來變的不可能,這場大洪水讓羯胡大趙、鮮卑大燕突然間增加了百萬躲避大洪水的災民。
這些災民在躲避大洪水時,根本沒有能力照顧牛羊,只能獨自騎著馬跑了,牛羊跑散了,老弱病殘都被大洪水沖走了,能在大洪水下逃生的基本上都是騎馬逃生的健壯男人。
沒能逃過大洪水沖刷而幸存下來的胡虜,不是被野獸捕殺,就是被到處游獵救漢人的大秦搜索隊殺死。
乘坐鐵殼子船的搜索隊,都是參加過對羯胡石象野戰的秦人,他們有戰友喪身在石象騎兵的馬蹄之下,對胡虜自然痛恨無比。
胡虜暫時退走,大洪水又突然降臨,而大秦騎兵雖少,可制造能力超強,這些鐵殼子船在新出現的河道上航行,能彌補大秦騎兵不夠的短板。
可對面的蠻夷營地卻是另一番景象。
這突然間增加的騎馬災民,沒有牛羊的牧民就像漢人沒有糧食鬧饑荒一樣,窮的就剩逃出來的戰馬,這些災民大多數都有親人在胡虜軍隊之中。
這就使得大趙和大燕都不可能放棄這些災民,可原本計劃一個月的食物,現在卻多來了兩三個人共同吃,而食物卻沒有增多,可以想象情況已經逼得蠻夷不得不準備向大秦發動攻擊,結束與大秦繼續耗著,戰后死一批,再把多余浪費食物的牧民趕緊打發走。
這里面就不得不提提及大秦及時的應對措施,大秦軍方原本計劃著,先用軍方的名義向胡虜示弱,明確大秦只是志在收復故土,絕沒有針對胡虜,更不會采取激烈的報復手段,漢人和胡虜可以和平相處,而秦人與胡虜也從沒有解不開的仇怨,為了顯示軍方的誠意,可以命令前線部隊就地駐扎,不在繼續進攻大趙和前燕。
一切本來進行的很順利,眼看著局勢有點緩和,可大洪水改變了一切。
大洪水帶來的危害簡直難以估量!這場洶涌澎湃的災難徹底改變了原本熟悉的地形地貌。
原本平坦開闊、適合竇爾墩率領其鐵甲騎兵發動奇襲的戰場,如今卻被洪水沖得面目全非。
那些縱橫馳騁、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鐵甲騎兵們,因為地形的劇變而失去了突然襲擊羯胡時所具備的強大威懾力。若想要再次成功地突襲胡虜王庭,他們首先就得艱難地跨越那一條條由大洪水流經之處沖刷而出的湍急河流。
盡管大秦軍隊擁有令人畏懼的火炮,但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并沒有完全征服五胡的心。雖然火炮的轟鳴聲足以讓他們心生恐懼,但五胡對于大秦的火炮技術并未心悅誠服。
相比之下,他們更為欽佩竇爾墩本人的英勇無畏以及他麾下鐵甲騎兵無堅不摧的強大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