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兒海宛如一顆璀璨明珠,被兩條雄偉壯觀的山脈緊緊環抱其中,恰似一個有著缺口的巨大盆地。
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自遙遠的東西伯利亞奔騰而來,在群山中匯聚起十幾條涓涓細流后,一路浩浩蕩蕩地注入捕魚兒海。
而后,它又從西邊的出口傾瀉而出,一路奔流不息,最終與其他河流交匯融合,共同向著西方流淌而去。
東薩彥嶺與巍峨聳立的興安山隔水相望,遙相呼應。兩者之間的河水寬闊達百里有余。在此處建造內陸造船廠可謂得天獨厚,因為可以順著這條蜿蜒流淌的河流修筑一系列物資兵站。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極大提高運輸效率,更為大秦迅速有效地統治這片區域奠定了物資基礎。
此地當下最為匱乏之物當屬生火取暖所需之燃料。周遭雖有眾多參天大樹,但僅靠牧民之力實難大規模砍伐。
倘若將全部精力皆投入到采伐木材之上,那么牛羊便無人照管放養。況且,此處草原狼數量繁多,它們亦需覓食物果腹。若上山伐木之人過少,則極易淪為草原狼口中之食。
反之,若是身強體壯的男子盡皆前往伐木,那留下來放牧的老弱,恐怕尚未等到天氣回暖,就已慘遭饑餓狼群的吞噬。
正因如此,竇爾墩歷經數千里奔波,方才成功搜集并擄獲二十萬牧民。而這些被擄走的牧民,只需給予些許吃食,拋予他們幾件破舊氈料衣裳,又或一件老舊羊皮襖,便能令其心甘情愿地留下。
在大秦剛剛蓬勃發展起來的養兔行業里,曾經被視為珍稀之物的皮毛如今已變得唾手可得。
一張羊皮與十幾張兔皮相互搭配,經過精心的裁剪和縫制,便能制成一件溫暖厚實的皮大衣、一頂舒適的皮帽子、一雙毛茸茸的兔皮氈毛筒靴以及一副柔軟的兔毛手套。要知道,兔子的繁殖速度可比羊快得多。
然而,由于大秦軍方的正規軍隊規模相對較小,再加上大秦境內的氣候相較于北方草原而言并沒有那么極端寒冷,并且還有充足的燃煤可供取暖之用,所以對于兔皮和羊皮這類物資的需求量并非十分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大秦最早崛起之地的北方大草原,不僅煉鐵技術先進,采煤活動活躍,就連打制各類機器的工藝水平也是首屈一指。
更令人驚嘆的是,蒸汽動力機器竟然也是在這里率先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
草原上負責留守的最高長官賈宜慶,對于工業化進程的癡迷程度簡直超乎想象,甚至遠遠超過了關內王城中的官員。此外,這片土地上還早早地涌現出一批民間資本家。
北方大草原雖然僅有區區五十余萬人口,但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紛紛搖身一變成為腰纏萬貫的小資本家,成功邁入富豪之列。
這里面就有乃蠻帝國的傾情奉獻,乃蠻帝國就是北方草原的最忠實用戶,是他們用搶劫的財富喂肥了小資本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