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乃蠻人決定將手中的戰俘當作一種特殊的“商品”,與大秦進行交易,以期從中獲得難以想象的豐厚利潤,反過來再購買大秦生產的商品。
可是,事情并非如乃蠻人所愿那般一帆風順。因為此時的大秦光明城已經度過了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對于戰俘這種廉價勞動力資源需求已不再迫切。
相比之下,大秦更為關注的是遼闊無邊的領土,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面對乃蠻人的提議,大秦表現出了明顯的冷淡態度。這讓原本信心滿滿的乃蠻人大感意外,但他們并不甘心就此放棄如此誘人的發財機會。
然而,大秦光明城的總督賈慶生對此堅決表示反對。他明確要求身為盟友的乃蠻帝國,如果想要繼續維系雙方的盟約關系,就必須保證乃蠻人的戰俘不得未經大秦的同意,而擅自戰俘押進大秦境內。一旦違反這一規定,將會被視為乃蠻帝國對大秦懷有敵對之意。
可以說乃蠻人要想繼續毫無顧忌的征伐四方,就必須拿出符合大秦要求的交易籌碼,否則乃蠻人就不能縱情去搶劫了,何況乃蠻人還在野蠻人老窩里建立自己的帝國,沒有大秦的物資支持,他們根本安撫不了五大三粗的斯拉夫人。
乃蠻人這才提出將烏拉爾山以東都劃給大秦帝國,他們乃蠻人還負責在烏拉爾山以西替大秦守住沉睡之地一一西伯利亞。
不僅如此,乃蠻人更是當機立斷地派遣出了一支規模龐大、裝備精良的大軍,迅速奔赴至烏拉爾山以南直至里海這一廣袤地域,并嚴密地封鎖住了這段重要的戰略通道。這樣一來,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便能夠被視為抵扣部分欠款的方式。
而賈慶生這邊呢,在收到乃蠻帝國戶部尚書急切的請求之后,絲毫沒有猶豫,當即奮筆疾書,向遠在離石呈上奏折。在這份奏折之中,賈慶生詳細闡述了當前的局勢以及乃蠻人的表現,懇請離石方面能夠高抬貴手,同意免除乃蠻帝國本年度的欠款。
然而,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就結束。作為交換條件之一,在乃蠻的新王都——基輔王城,必須要設立一處專門的大秦驛館。這座驛館不僅要有完善的設施,而且還要允許駐扎一定數量的精銳軍隊駐扎。
當然啦,這種安排是相互對等的,也就是說大秦一方同樣會在自己的領土內為乃蠻提供類似的驛館。除此之外,雙方還將互派使節,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交流。
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貿易往來和經濟發展,兩國還計劃增設銀行機構,以便更有效地加強貨幣的兌換與流通。
而大秦這邊因為有阿爾泰山脈的阻隔,進度根本沒有乃蠻人那么順利,出兵西面擊垮了厭達人也就是白匈奴的軍隊,占領了巴爾喀什湖,占領了恒羅斯,直逼吐火羅,這支西征的軍隊主要是由歸附的草原部落族兵改編而成的仆從軍。
向東去北海在薩彥嶺興建鋼鐵廠、內陸造船廠,是為了支援竇爾墩順利乘船去西伯利亞大平原興建西伯利亞城,配合乃蠻人封鎖好里海防線,讓他調頭在自己的轄區內剿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