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仔細地看著春花過讀書的地方,他手中拿著一支鮮艷的紅筆,小心翼翼地將那些重要的段落一一勾畫出來,并熟練地夾上精美的書簽作為標記。這些內容皆是從完本的書籍中精心摘錄而來的。
隨后,離石又迅速地取出原本,輕輕翻動著書頁,認真地查找著相關的內容。
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他就在原版書中準確無誤地找到了那些原始出處。令人驚訝的是,這里所呈現的竟然全都是未經任何刪減和篡改的純正儒家學問。
此時此刻,離石不禁陷入了沉思,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樣一段話:“世間之人,往往只會挑選其中對自身最為有利的部分加以利用。”這讓他聯想到了儒家思想中的三綱五常觀念。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這個理念便已嶄露頭角,但真正將其系統地整理成為一套完整理論的,卻是漢朝的大儒董仲舒。而且,當初董仲舒整理出來的三綱五常并沒有遭到閹割,其目的正是為了與當時日益膨脹的皇權獨裁勢力相抗衡。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南北朝時期,儒家的三綱五常逐漸走向衰落,甚至變得無人問津。尤其是那些由胡虜蠻夷所建立起來的國家,更是不可能給予儒家學說以強有力的支持和推廣。
而自隋唐以后,儒家思想開始遭受到人們有意無意的侵蝕和篡改,這種情況一直持續發展。
直至宋朝,對于三綱五常的閹割終于達到了大刀闊斧的程度,此時所宣揚的僅僅只是那一小段對統治者最為有利的內容罷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嚴禁他人對此提出質疑或追尋真相。就這樣,一個原本美好、倡導人情自愿和諧共處的文明體系,如今卻被扭曲得面目全非。
原版一字不改,將思考與探索的權利毫無保留地留給后來之人。就在此時,正當他感慨萬千之際,春花輕盈地端著一杯涼茶走了過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春花突然發出了一聲驚恐的尖叫!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她所吸引,并順著她那驚慌失措的手指方向望向了遠處的湖面天空。
剎那間,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一個極其龐大的黑影宛如一片烏云般在天空中翱翔。這個黑影身形巨大,翅膀展開足有數十丈寬,遮天蔽日。仔細一看,它竟然還從湖中抓起了一條體型堪比金槍魚大小的魚兒,正朝著這邊飛來。
隨著黑影越來越近,人們終于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原來,這正是之前被離石扔向湖面天空的那只大鵬鳥!
此刻的大鵬鳥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稚嫩的模樣,經過離石的精心調教和強迫訓練,它不僅學會了提前飛翔,更是掌握了獨自捕獵的技巧。
轉眼間,只見那大鵬鳥如同閃電一般疾馳而來,眨眼間就飛到了帳篷的上空。
盡管此時它與離石的帳篷之間尚有十來米的距離,但它那雙寬大而又強有力的翅膀每一次扇動之時,所產生的狂風都好似洶涌澎湃、一浪高過一浪的海浪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猛烈地沖擊著下方的地面。
原本正在熊熊燃燒的篝火,在這股強大風力的吹拂之下,火苗瞬間變得搖曳不定起來,發出“呼呼”的聲響,火星四處飛濺,仿佛隨時都會被這狂風吹熄一般。
大鵬鳥一眼就看見了站在帳篷外正用充滿怒意的眼神,狠狠地瞪著自己的離石,它這才緩緩松開緊緊抓住金槍魚的鷹爪,將其隨意地扔在了篝火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