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船長終于下定決心前往仰光城一探究竟,親自勘察一下那里的地勢情況。
到時再決定救不救孟族人,決定派不派陸戰隊登陸,如果地形不允許,可以把登陸點占領了,再讓工匠指揮孟族人修建碼頭,在碼頭建立安全區,看看周圍動向再決定下一步計劃,勉得大意之下讓野人包圍了。
隨著炮船逐漸靠近仰光城,船長驚喜地發現這座城池竟然建造在火炮的有效射程范圍之內。不僅如此,它的位置還十分獨特——背靠著巍峨聳立的大山,正對著波濤洶涌的大海。
難怪要取名仰光,真是名副其實。
由于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仰光城內想要觀賞到日出并非易事。只有當日頭高懸至正午時分,陽光才能勉強照射進城內。
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仰光城里卻能夠盡情領略日落時那如詩如畫般美麗動人的景致。每當夕陽西下,余暉將整個城市染成一片金黃,仿佛給這座古老的城池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美不勝收。
如此這般的地形對于火炮的轟擊而言,簡直是天造地設般的有利條件!
再瞧瞧那仰光城,其修筑得可謂相當之簡陋。城墻竟是由一塊塊粗糙的石塊簡單堆砌而成,顯得搖搖欲墜;粘石墻縫隙的是紅色泥土,甚至上面還有長有小草,而城池內的那些房屋,則多是以木頭和竹子搭建起來的。
一根根粗大的木樁深深地釘入土地之中,勉強構成了相對較為堅固的平臺。在此之上,人們再以竹子搭建起一座座小小的閣樓。
至于屋頂嘛,不過是用些竹枝、竹葉以及芭蕉葉隨意覆蓋罷了。這種建房模式與那破舊不堪的茅草屋相比,實在好不到哪兒去。
這艘炮船的船長姓馬,名喚作馬鴻鳴。此人原是大秦帝國西部張掖郡人士。想當年,在大秦海軍初建之時,他便毅然決然地應征入伍。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只因他自幼居住于茅草房中,著實難以忍受那刺骨的嚴寒。
每當下雪之際,望著那漏風透寒的茅草屋,心中的厭惡之情便油然而生。就在大秦建國前的那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無情地席卷而來,他的一家五口人,除了他自己僥幸存活下來外,其余四人竟全都不幸凍死在了那冰冷的茅草屋里。
自那以后,馬鴻鳴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才華,一路晉升,最終成為了一名炮船的船長。也正因如此,他才鼓起勇氣向海軍部提出請求,希望能夠前往南海一帶進行巡航任務。
不為別的,只為能遠離那寒冷的北方,哪怕是死,他也寧愿死在這溫暖宜人的夏日之中。
然而,誰曾料到,當他此番來到仰光,再次目睹這些野人所居住的茅草房時,往昔痛苦的回憶瞬間涌上心頭,內心深處壓抑已久的嫉妒與憤怒之火,猶如火山噴發一般再也無法遏制。
憑什么,這些野人竟然能夠安然無恙地居住在那四處漏風、搖搖欲墜的竹樓之中,肚子餓了,樹上的果子就就可以裹腹,一年只有三季,卻沒有凍死人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