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由野人親自駐守在圓堡之內,同樣面臨著喪失性命的巨大風險。以往針對熱帶雨林展開清理工作,無疑是一項極度耗費人力的浩大工程。
而火焰對于熱帶雨林而言,亦并非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利器。因為好不容易點燃的大火,一場傾盆而下的暴雨就能輕而易舉地將火焰澆滅。
然而,如果選擇使用白鱗汽油來維持火勢,那成本可就高得驚人了!不僅如此,這種燃料的運輸也極為困難且充滿風險。因此,在開拓雨林的眾多手段當中,放火這種方式早已被大秦所放棄。
尤其是當從曼谷城傳來踞沫塊壓縮烘壓技術之后,大秦匠對于如何清理熱帶雨林頓時有了全新的規劃和設想。
此時,離石正坐在一艘嶄新的郵輪之上,而這艘郵輪的船肚子里面恰好裝載著一輛功能強大的工程車。
這輛工程車不僅能夠為前方的道路開辟出一條通道,更令人驚嘆的是,它還配備了先進的電機鋸,可以輕松地將那些參天大樹鋸斷,將那些密密麻麻的雜樹徹底的粉碎。隨后,利用船上的蒸汽爐對這些木材進行烘干和干縮處理。
這樣一來,即便是在沒有煤炭供應的情況下,只要周圍存在足夠多的樹木資源,新型的蒸汽機車依然能夠正常行駛。
自大秦成功研發出電機以來,他們深入探究了電磁場以及轉子等相關原理,并迅速著手研究如何通過蒸汽機爐來驅動電機運轉。
最終,大秦工匠成功實現了讓電機帶動聯動轉軸,發明了第一個蒸汽驅動電機,電機帶動的電鋸,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蒸汽機車的性能和效率。
由于電機驅動相對于蒸汽機制造而言,其技術難度和工藝要求相對較低一些。因此,當離石與公輸劍閑談之際,僅僅提及了在前世最為人所熟知的蒸汽機。
至于內燃機、飛機、飛艇、直升飛機、潛艇、航母、風洞、電燈以及電話等,則被他視作隨意胡侃時所用的談資罷了。
然而,離石原本的初衷不過是想要拓寬公輸劍的思維范疇,從未曾料想到公輸劍,竟真能夠將這些事物變為現實。可事實卻證明,他大大低估了舉全國之力所能產生的巨大能量。
尤其在那個不存在任何制約因素的封建皇朝時期,一旦工匠們擁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并且還得到了無需繞彎前行的正確方向指引,那么大秦的工匠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將,目光緊緊鎖定在這一目標之上,并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和實現它。
大秦現在的科技速度早就超越了工業革命早期,只是在規模上還有點比不上而已。
離石做為最新設備的檢測體驗者,他必須跟著新研制出來的蒸汽工程車去看看實際效果,再寫信告訴公輸劍他的感覺和要改進的要點、要求。
坐在蒸汽工程車里,離石只感覺操作室都快趕上一個小房子了,駕駛室有兩人,一人操作u形駕駛盤,一人操作工程車里的機械設置,而另有四個強壯的野人在車箱后面,給蒸汽鍋爐不停添加燃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