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西域,曾經強大無比的突厥帝國,因為內部矛盾逐漸分裂成為了東部與西部兩個部分。當魁拔可汗離世之后,東部突厥人選擇歸附于大秦王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秦竟然狠下心來,將東突厥的所有高層人士盡數斬殺!這一血腥殘忍的舉動猶如一道驚雷,瞬間在整個草原上炸響,也徹底嚇壞了西邊的突厥人。
惶恐不安的西突厥開始想方設法地煽動,已經歸附大秦的東突厥人造反。
可是,他們很快便發現東突厥的貴族們已然被屠殺殆盡,無奈之下只得從眾多普通民眾當中挑選出一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奴隸,并賦予其重任——去鼓動那十余萬,歸附大秦的突厥騎兵起來叛亂。
誰曾想,大秦派來的撫慰官口才極佳,草原話說的極具蠱惑人心,僅僅只用了短短三天時間,就成功地將這些剛剛歸附的突厥人馴化得服服帖帖,為他們描繪了未來的美好生活,不再受貴族的壓榨,不再受白災、狼災的侵害。
以前的貴族沒有了,新的貴族將從他們中間產生,美好的未來就在明天,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在自己手中。
那位被西突厥王公貴族寄予厚望的奴隸,表面上假意答應了西突厥貴族所提出的誘人條件,但背地里卻毫不猶豫地轉身向撫慰官告發了西突厥人的陰謀詭計。
得到舉報消息后的范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派遣出兩萬裝備著先進遂發槍的精銳騎兵。在那位“帶路黨”的指引下,這支奇兵趁著漆黑的夜色,如鬼魅一般直撲西突厥王帳而去,在夜色的遮掩下血洗西突厥王帳。
可惜的是,范閑所率領的軍隊雖然行動迅速且勇猛如虎,但由于自身兵力實在過于稀少,再加上西突厥王帳所處位置距離大秦的圓堡,以及由鐵絲網構成的封鎖防御圈較遠,最終還是讓一部分主要的西突厥貴族得以逃脫。
但大秦也不虧,他將三分之二的突厥高層精英殺光了,讓整個突厥高層無比恐懼害怕大秦帝國,西突厥湊了二十萬人集體西遷,正在這時遇到了東來的波斯使者,雙方一拍即合,就開始計劃偷襲厭噠帝國。
西突厥騎兵打算用厭噠人的血肉,來恢復西突厥的信心。
東突厥的歸附對于大秦軍團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成功地化解了他們最為緊迫的人手短缺困境。
突厥的青壯年們紛紛被大秦收編,再經過嚴格訓練和精良裝備的武裝后,成為了一支戰斗力不容小覷的仆從軍,一年后又轉為正式的大秦西域軍團。
盡管突厥帝國對外宣稱擁有上百萬規模的軍隊,但實際上純正的突厥人口大約僅有五十余萬而已。而那些數量眾多、看似強大的突厥大軍,其主體部分實則由依附于突厥帝國,各個部落中的牧民所組成。正是這些為數眾多的附屬部落,共同構筑起了龐大的突厥帝國。
然而,當突厥人在與大秦的交鋒中遭遇挫敗時,局勢瞬間變得混亂不堪。這些原本依附于突厥的部落輕易作出抉擇:
一部分選擇匆忙逃離故土,企圖避開大秦軍隊的掌控范圍;
另一部分則審時度勢,果斷決定直接向大秦俯首稱臣,放棄手中的權力,直接接受大秦管理,學習文字習俗接受漢人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