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托卡曼尼城已經變得比之前,擴大了整整一圈!
原先的城池如今已淪為內城,而秦瀾等人率領著西域軍團,占據了由波斯人修建的二層包圍圈,并將波斯人驅趕至更為遙遠的區域搭建帳篷營地。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盡管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損失,波斯人卻并未選擇撤退,依舊執著地留在此處,甚至不再修建城墻。這究竟是何緣故呢?
秦瀾和西域軍團的參謀們絞盡腦汁,也無法猜出波斯人的真實想法。
然而,大秦軍部的態度卻是異常堅決且明確:只要是占領下來的土地,便都是大秦固有的國土,哪怕只是一寸之地,都絕不容有失,如果喪失國土百死難贖!
面對大秦軍部這般倔強如牛的堅持,似乎唯有波斯人讓步,方才是最佳的解決之策。當下,秦瀾別無他法,只得與波斯人僵持下去。
畢竟,要讓秦瀾帶領著不足兩萬的傷員,去追擊數量多達二十余萬的波斯大軍,暫且不論雙方實力是否懸殊、能否戰勝對方,即便秦瀾真能擊敗波斯人,但倘若波斯人逃竄進入地勢險峻的波斯高原,那么他們到底還要不要繼續追擊呢?
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秦瀾心頭,令他倍感困擾。現在波斯帝國放棄繼續圍困托卡曼尼城,他們想憑借著人數優勢圍困不接觸,打消耗戰,只是不知波斯人撐不撐得住。
此外,由于背后就是廣袤的波斯高原,源源不斷的后勤物資得以保障供應。波斯軍隊死死地盯住城中的守軍,同時調轉矛頭,準備應對前來增援的大秦西域軍團。
他們巧妙地利用優勢,用城中的守軍作為人質,以此增加日后談判桌上的籌碼。于是,城內和城外一時間竟陷入了短暫的和平狀態。
然而,面對來自天空中的氫氣飛艇,波斯人絞盡腦汁卻始終未能想出有效的應對之策。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將營地的帳篷搭建得極為稀疏,哪怕冒著被轟炸的風險,也堅決不肯輕易撤退。
遠遠望去,城外戈壁灘上那一座座稀稀拉拉的帳篷,宛如一朵朵隨風飄散的蒲公英般散落各處。整個包圍圈所涵蓋的范圍異常廣闊,光穿越營地就需要大半天時間。
而此時的城內,剛剛經歷九死一生、成功堅守的士兵們,在最初的興奮勁兒過去之后,開始逐漸冷靜下來。
當他們站在最外層的城墻上駐守,目光投向遠處戈壁灘上守,那如繁星點點般密集的帳篷時,一種沉重的壓抑感再度涌上心頭。這些劫后余生的將士們不禁心生迷茫,完全不知未來的路究竟在何方,原本高昂的士氣也因此變得有些低落。
為了提振士氣,他們每天所能做的似乎就只有不停地,對新奪取的三道城墻進行翻修和加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