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范閑悠悠轉醒之時,他發現運輸飛艇已然穩穩地,停靠在了一片空曠的草地之上。
范閑揉了揉有些惺忪的醉眼,透過舷窗向外望去,只見外面依舊被無盡的黑夜所籠罩著。
然而,此刻的他并沒有過多地糾結于心中的那些疑惑,畢竟對于他來說,無論如何也是絕對不會選擇在,如此漆黑的夜晚里乘坐運輸飛艇出行的。
范閑緩緩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略顯凌亂的衣衫,然后便率先邁步走出了運輸飛艇的艙門。
而此時,早已守候在飛艇場外的正是他昔日的副官——秦桑。如今的秦桑與往昔相比,已然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他不僅成功跨越了校官的門檻,從一名小小的尉官晉升成為了校官,并且軍銜更是達到了中校之位。
值得一提的是,秦桑此次得以迅速晉升,并非是因為他曾經歷過多少驚心動魄的戰斗,亦或是立下了赫赫戰功。
實際上,他一直以來所從事的大多都是類似于后勤保障等,相對較為安全和穩定的工作。
然而,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這般顯著的晉升,其中自然少不了范閑對他的關照。
當初,正是范閑將他留在了巴爾喀什城負責剿匪事宜,這才使得秦桑有機會在這場,境內剿匪行動中積累下一定的戰功。
盡管范閑從未有意利用手中的權力為秦桑謀取私利,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為秦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身才能的良好平臺。
當然,秦桑本人必然也是具備相應能力的,否則即便擁有再好的機遇,恐怕也難以取得今日的成就。
只不過,在這個世界上,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秦桑這般幸運,得到如此難得的機遇。
隨著大秦國內停止繼續征戰的呼聲日益高漲,日后的剿匪行動無疑將會變成,一場異常激烈的競技場。
到那個時候,即便是秦桑參與剿匪并有所斬獲,其戰功的分配和利益的劃分,想必也會引起眾多人的關注和爭奪。屆時,各方勢力之間的明爭暗斗或許在所難免,想要出人頭地的比比皆是,一塊肉一個人吃,和一塊肉十個人吃,區別那可是天差地別。
巴爾喀什城宛如一顆女神的淚珠,閃耀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之上。這座新興的城市與其他傳統城池截然不同,它并未被高聳堅固的城墻所環繞,而是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著四方來客,加入歸化的行列。
這里居住著一群特殊的族群——那些最早歸順大秦帝國的部落牧民,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主體居民。他們曾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沒有屬于自己的獨特語言和文字體系。
在未融入大秦之前,他們猶如無根之萍,漂泊不定,誰的勢力更為強大便追隨于誰。各個部落之間時常爆發激烈的沖突與廝殺,僅僅是為了爭奪一塊豐美的草場,或者一處珍貴的水源地,他們便能拼個你死我活。
漫長的冬季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可怕的“白災”如同惡魔般肆虐而來,帶來嚴寒與暴雪,讓無數生命在冰天雪地中凋零;而每當春去秋來之際,“狼災”又接踵而至,饑餓兇狠的狼群給牧人的生存蒙上了一層陰影。
除此之外,春季那長達兩個月之久的狂風季節,以及夏季洶涌澎湃的大洪水,都使得這片草原上的生存之路布滿荊棘,異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