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而神秘的帕提亞帝國的舊都喀布爾城中,除夕夜的煙花綻放于夜空之中,如同一朵朵絢麗多彩的花朵競相開放。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這美麗的煙花竟然會引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走向。
韓禮所率領的八十萬仆從軍如同過境的蝗蟲一般洶涌而至,他們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席卷了吐火羅地區。這支強大的軍隊不僅成功地占領了這片土地,更是巧妙地將波斯的仆從大軍,分割成為兩個部分。
其中一部分被困在了吐火羅之外,腹背受敵,隨時面臨著來自胡楊城、恒羅斯城以及其他方向的三面夾擊;而另一部分則遭遇了韓禮親自率領的六十萬仆從軍的窮追猛打,一路狼狽逃竄。
隨著戰局的發展,這場爭斗變得愈發詭異起來。韓禮心中明白,如果繼續向前推進,他所率領的天竺仆從軍很可能會因為巨大的傷亡而徹底崩潰。
畢竟,經過激烈的戰斗,六十萬仆從軍已經有多達二十萬人喪生沙場。每多犧牲一名仆從軍,都意味著整個軍隊的士氣和戰斗力受到更嚴重的削弱。
而且,這些天竺人雖然在日常勞動,或者從事繁重體力工作時表現出色,但面對如此殘酷血腥的戰爭,他們的承受能力已然接近極限。
此時此刻,擺在韓禮面前的局勢異常嚴峻。一方面,他渴望取得更大的勝利,進一步擴大戰果;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考慮如何保存自己麾下,這支逐漸疲憊不堪的仆從軍力量。
究竟該何去何從?
韓禮靜靜地佇立著,眉頭緊鎖,雙眸凝視遠方,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了深邃的思考當中。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憂慮。
要讓那些天竺人參與保衛家國的軍事行動,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天竺地域遼闊,但大多數天竺人的生活環境,與需要應對的戰場險惡條件相差甚遠。
尤其是面對喀布爾那樣惡劣的高海拔沙漠戈壁灘氣候,對于習慣了溫暖濕潤氣候的天竺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此時的帕提亞帝國,剛剛遭受了厭噠人的血腥屠戮。令人奇怪的是,厭噠人盡管強大無比,卻未能成功占領帕提亞的喀布爾王城。經過一番調查和分析,韓禮發現其中的關鍵原因在于,厭噠人無法適應喀布爾那獨特的高海拔、沙漠及戈壁灘交織而成的極端氣候,就是他們在喀布爾站不穩,這才選擇了能輕易得手的天竺下手。
相比之下,天竺的仆從軍倒是能夠勉強承受住喀布爾的沙漠干燥氣候。畢竟,天竺國內本身就存在著廣袤無垠的沙漠地帶,使得部分天竺人對這樣的環境有著一定程度的適應性。
然而,真正令韓禮憂心忡忡的并非僅僅是氣候問題,而是敵人所展現出的那種悍不畏死的亡命氣勢。
韓禮最為牽掛的還是自己手下的嫡系人馬,那五千名來自孟族的歸化野人。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不僅在作戰風格上與秦人頗為相似,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已然初步具備了大秦軍隊嚴守紀律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