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毗羅衛城自從成為離石的別宮城市后,大秦的工匠們便按照一貫的傳統,著手修建堅固的城墻和圓形堡壘,將整個迦毗羅衛城嚴密地包圍起來。
這項工程無疑是極為浩大的,但好在天竺地區人口眾多,尤其是當地居民生育能力極強,勞動力資源十分充足。
眾所周知,天竺的高種姓人掌控著平民的生計,其手段便是通過對糧食的嚴格把控。然而,在此次修建外圍防御工事的進程中,達旺藏人展現出了極高的配合度。
他們作為高原人的一個分支,不僅外貌與漢人頗為相似,更是憑借自身獨特的魅力,贏得了大秦工匠們的好感。
更為重要的是,達旺藏人堅決拒絕接受婆羅門所推行的種姓制度,這種態度使得大秦工匠,對他們越發容易接納。
于是,在這座城池里,達旺藏人除了達羅毗荼女人之外,成為了最為關鍵的管理者角色,同時也是同化速度最快的人群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類特殊的群體庫洛姆特人。這些人與羅興亞人以及達羅毗荼人之間,存在著世代難解的仇恨糾葛,彼此之間勢同水火。
與此同時,他們對于婆羅門所倡導的理念同樣難以認同,對佛教接受程度有限,形成了獨特的上部眾佛教和密傳佛教。
為了抵御婆羅門教的滲透和影響,庫洛姆特人幾乎全體皈依佛門,篤信佛教教義。如此一來,未來的天竺局勢將會如何發展演,誰也說不準。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數不清來說不明來歷神秘的種族,他們的數量多達數百個之多。而其中的庫洛姆特人,則主要是由剛剛覆滅的大勃律王國的,遺留民眾所組成。
說起這大勃律王國,它可是一個比著名的迦毗羅衛城,還要地勢高聳且險峻萬分的國度。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大勃律王國擁有如此險要的地勢,但它之所以能夠一直存續到現在,并非憑借著強大的實力或者有富饒的資源,反而是由于其所處之地,生存環境實在太過惡劣和貧窮。
正因如此,天竺歷代的統治者們對大勃律王國都是避之不及,甚至極為嫌棄,認為這里的人們既蠻橫又窮困潦倒。
然而,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的是,大秦對于這樣一個看似毫無價值的地方卻毫不介意。
秉持著哪怕只是一坨屎,也可以拿來當作肥料肥沃田地的理念,大秦果斷地采取了行動,把文明之光帶到這里。
帝國派遣出了三十多名裝備著遂發槍的士兵,乘坐著先進的氫氣飛艇,輕而易舉地便攻占了大勃律的皇宮。要知道,在大勃律王國,那座皇宮實際上也就是整座城池。
成功占領大勃律之后,大秦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立即展開了大規模的擴建工程。
經過一番努力,原本就已經堅固無比的大勃律王城,如今更是變得堅不可摧、固若金湯。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新建成的王城雖然防御能力極強,但唯有面對大秦那氫氣飛艇時,才會顯得有些不堪一擊,威脅來自天空。
就在大秦的工匠們熱火朝天地擴建大勃律城的時候,他們意外地發現位于大勃律更高處的鷹嘴崖,那里常年吹拂著強勁而穩定的大風。
而且,風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來發電,這里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風力發電設備試驗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