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重新站穩腳跟的伊爾德蘭,經過一番艱難險阻之后,終于具備了拜見離石的資格。
然而,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離不開范閑的大力舉薦與支持。
想當初,范閑乘坐著那令人驚嘆的氫氣飛艇,沿著大秦國境線一路巡視檢查。這段經歷不僅讓他對大秦的邊境防御狀況有了深入了解,更激發了他腦海中的智慧火花。
回到駐地后,范閑便奮筆疾書,精心撰寫了一篇,關于大秦帝國國境立體防御的策論。
在這篇策論當中,有一個獨到的觀點引起了軍部和離石的高度重視與認可。
這個觀點指出,盡管大秦已經將防御長城修筑在了巴爾喀什湖一帶,并且把前沿防御預警地帶設立在了胡楊城,但如果想要真正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防御體系,就必須要占領托卡曼尼城。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那條狹長的里海,所帶來的天然險要地勢,讓其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天塹,從而有效地保護好杜尚城背后的咸海,以及恒羅斯等重要地區,并徹底封鎖住從西面進攻大秦的通道。
此外,如果能夠在里海沿岸大興土木,建造起規模宏大的船廠,那么大秦的炮艦就可以沿著,河流上下自由穿梭巡邏。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為大秦節省下數以百萬計的軍隊開支,還能夠大大減輕駐守長城的兵力壓力。
不過,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依然嚴峻,薩珊波斯始終是躲不開的鄰居,如何防范這個近在咫尺的鄰居,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如何應對來自這個方向的威脅,成為了范閑等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就在這時匈人意外分裂滅亡了,這對了范閑心思,如果匈人帝國還沒有分裂末落,范閑還不好要求匈人部落戍守里海西邊,替大秦監控南、北兩個帝國。
現在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大家是合作關系,匈人可以當作大秦的向西探索的窗口,匈人還可以充當大秦工業商品的中間商,再多一個匈人中間商,也讓大秦多一個中間商,免得乃蠻人充當唯一中間商,而生出不應有的想法。
還可以有效防止薩珊波斯向大秦這邊擴張,薩珊波斯與大秦有數千里的國境線。
假如在其側翼存在著托卡曼尼城的鉗制作用,同時在它的后方還有一個世代仇敵虎視眈眈地制約著,那么此時唯一能夠發起沖擊的方向,就僅剩下胡楊城了。
值得一提的是,胡楊城不僅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背靠著廣袤無垠的咸海,而且當下火炮的射程已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竟然已經延伸至足足十公里之遠!
更何況還有軍工制造的最新武器“一窩蜂”,這玩意兒對付大規模的軍隊沖鋒,簡直是神器。
如此一來,整個胡楊城都穩穩當當地。處于火炮射程、“一窩蜂”的嚴密保護范圍之中。
倘若薩珊波斯不顧一切地強行攻打胡楊城,那無疑等同于自尋死路。因為這座城市擁有強大的防御力量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可以輕易擊退來犯之敵。
然而,如果他們選擇避開胡楊城轉而朝東方進軍發起攻擊,那么勢必會面臨后路被胡楊城截斷,后勤補給線被摧毀的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