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人紛紛入座之后,離石面帶微笑地站起身來,優雅地舉起手中那精美的酒杯,率先向著坐在首位的伊爾德蘭祝酒。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爾德蘭似乎對桌上擺放的白酒并不習慣,他習慣喝東羅馬商人,販運過來的紅葡萄酒,在與范閑交際之后,有許多應酬,這才喝起了黃酒。
由于酒桌文化的影響,許多求援交易都是酒桌上完成簽訂的,只有平民才會高度白酒,白酒向來是販賣給苦寒之地的蠻夷,伊爾德蘭做為匈人部落的王者,也不習慣喝口感辛辣的白酒。
在新年期間伊爾德蘭為了與好友范閑,重續往日情誼,沒有條件喝紅葡萄酒,就和范閑喝一樣的黃酒,讓高度白酒重返它原本殺菌消毒的功能。
看到這一幕,離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感。畢竟,在他看來,適量飲酒并無大礙,但若是過度飲用高度數的白酒,不僅可能傷害到大腦,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還會酒后誤事,白白丟了性命,他可不想投資一個酒鬼。
白酒現在只有東部軍團,還有寒苦之地的人,少量喝點高度白酒,即使是有酒癮的竇爾墩,在離石的干涉下,現在也改喝黃酒,運往前線的高度白酒,只能販賣給蠻夷喝,把蠻夷培養成喜歡喝高度白酒的酒鬼。
回想起過去,離石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自己第一個蠻夷手下秦風的身影,秦風就是喜歡喝高度白酒,才把腦子喝的不靈光了,在喝高后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沒有跟隨自己走到最后。
這幾年,由于大秦一境內土豆充足,不再像過去那般匱乏,離石便逐漸舍棄了高度白酒,轉而鐘情于口感相對溫和的麥酒,以及添加了桂花香味的黃酒。
緊接著,離石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哥舒翰,并同樣端起一杯黃酒,緩緩走向對方。
盡管離石依然保持著前世那種隨和、謙遜的為人處世態度,但對于哥舒翰而言,能夠得到離石如此敬重與禮遇,無疑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和殊榮。
只見離石面帶微笑,語氣誠懇地說道:
“今日有幸能與諸位在此相聚,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我謹以此杯黃酒,敬在座的各位將領!”
說罷,他高高舉起酒杯,向在場的每一個人示意,讓每個人都感覺到了被重視、被關注、被尊重,然后才一飲而盡。
雖說黃酒的度數相較于白酒要低許多,但正所謂積少成多,如果毫無節制地開懷暢飲,依舊會讓人感到頭暈目眩。
沒過多久,原本稍顯拘謹的氛圍,就在這推杯換盞之間,漸漸變得活躍起來。
離石本人對于飲酒和品茶都頗有興趣,然而無論是喝酒還是飲茶,他都會嚴格控制數量,絕不貪杯適可而止,也沒有成癮。
在他那深邃如潭水般的眼眸之中,似乎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洞察力,細膩的感知力。對于任何事物,哪怕只是稍作品味,淺嘗輒止,便能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韻味和精髓,并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這種能力讓他能夠以一種別樣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世界,發現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瑣碎細節,也讓他能平安活到現在。
當涉及到用餐這個領域時,離石就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相較于其他人,他明顯要更為挑剔一些,每當坐在餐桌前,他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回憶當中,將眼前的食物與自己前世所品嘗過的,那些琳瑯滿目的美味佳肴逐一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