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建設,如今的胡楊城已初見端倪,其規模逐漸顯現。
當初決定在此地修建胡楊城而非進駐恒羅斯城,背后有著復雜因素的綜合考量。
胡楊林所處之地得天獨厚,其后便是廣袤無垠的咸海。要知道,這片咸海乃是方圓數千余里范圍內,獨一無二的淡水源源,水是生命之源。
如此珍貴的水資源,使得此處成為能夠養活,四五十萬人口聚居的理想之所。畢竟,擁有充足的淡水供應,方能確保這四五十萬人,以及他們所飼養的數十萬馬匹、牲畜都能得到穩定的飲水保障,還有什么在沙漠里控制水源更重要的。
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那廣袤無垠、方圓近乎千里的咸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大地之上。
而牢牢扼守著它的胡楊城,其重要性自然可知,如今咸海已然成為了大秦帝國的內陸湖泊,周圍數千公里,只要是生命就離不開淡水。
咸海中不僅蘊含著數量龐大且種類繁多的各種魚類,它們皆是寶貴的食物資源,足以支撐起數百萬民眾的生計所需。
要知道,漢民族向來具備卓越非凡經營土地的天賦技能。倘若在此悉心耕耘上百余年光陰,那么毫無疑問,在這茫茫沙漠與戈壁灘之中,定能成功打造出又一處,富饒的魚米之鄉、塞上江南!
此地地勢開闊平坦,尤為適合大規模種植苜蓿草和棉花等作物。需知,這些可都是周邊地區急需緊俏的物資,棉花在工化業化的地位何其重要,棉花、大豆、土豆都找到了合適種植的土地!
一旦將此處全面開發建設起來,不但能夠確保漢民族衣食無憂,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繁衍增長,這里必將逐漸演變成為大秦的財源之地。
屆時,若西域不再需要依賴大秦內地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資補給,那無疑將會是一項極其重大且了不起的貢獻!
不僅如此,就在距離胡楊城約五十里處的那片茫茫戈壁灘之中,還隱藏著一個面積達數十里之大的神秘鹽湖。
這個鹽湖所結晶而出的鹽塊品質極佳,甚至無需過多加工便可直接入口食用。
自大秦發現這座鹽湖之后,便迅速將其牢牢掌控在手。盡管胡楊城日常所用之食鹽已然足夠安全,但出于謹慎起見,秦人仍會對這些鹽進行進一步的提純與過濾處理,而后方才放心食用。
正是由于牢牢把握住了淡水資源和食鹽資源這兩項關鍵要素,大秦得以自然而然地掌控周邊大片土地。
即便有異族膽敢貿然入侵恒羅期,只要他們缺乏淡水和食鹽供給,那么在這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灘上,行軍作戰,無異于自取滅亡。
更何況,這些入侵者并無先進的飛艇等交通工具用于緊急補給,因此,如何解決生存所需的物資問題,將會成為他們面臨的一道致命難題。
如此一來,無需正面交鋒,僅靠拖延戰術便能將侵略者活活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