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哥特人的勢力同樣不容小覷,他們不斷地對高盧帝國發起挑戰,試圖奪取歐巴羅洲的統治權。
為了徹底消除哥特人的威脅,高盧帝國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采取外交手段爭取盟友分擔壓力。
于是,一支由精英使節組成的使團,被派往東羅馬帝國,希望能夠聯合這個強大的盟友共同對抗哥特人。
此時,一個關鍵因素浮現出來,天主教的牧首正位于高盧帝國,號召平民服從高盧帝國統治,為天主、為信仰奉獻一切,而天主教的教宗則身處東羅馬,也在干同樣的事。
盡管雙方分處兩地,但彼此都認可對方的地位和權威性,這種宗教層面的聯系無疑,為兩國的合作增添了一份信任和默契。
與此同時,裴矩正在展現著他非凡的才能。裴矩不僅是一名出色的縱橫家,更是精通多種語言的天才。在大秦國內,由于種種原因,縱橫家難以施展拳腳,發展空間有限。
但在大秦之外的廣袤世界里,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
此刻,裴矩正與同伴尹德蘭一同踏上歸程,目標直指里海地西岸山區。那里生活著匈奴人和高加索人等眾多種族。
裴矩深知,要想幫助匈奴人穩固其在當地的統治地位,并改變世人對匈奴人只知殺戮破壞的惡劣印象,必須依靠自己那能言善辯的口才,還要展現強大的建設能力,源源不斷的食物,讓蠻夷有直觀的感受匈奴人的先進。
曾經在天竺的經歷讓裴矩堅信,只要給予足夠的食物作為誘餌,即便是最為兇悍殘暴的種族,也會如同溫順的小貓一般被馴服。
正如當今皇帝陛下所馴養的那些神奇靈獸一樣,它們在美食的誘惑下變得乖巧聽話。如今,裴矩打算將這一策略運用到匈奴人身上,與周邊蠻夷的關系處理之中。
憑借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定能成功說服這些蠻夷,接受匈奴人的合理存在,并建立起和平共處的新秩序。
在這個神秘而奇幻的世界里,那些令人驚嘆的靈獸,如今已經具備了一項驚人的能力,盡管它們還無法開口說話,但基本上都能夠理解漢語所傳達的意思。
當眾人皆對皇帝陛下擁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眼光贊不絕口時,只有他自己察覺到了其中隱藏著的別樣真相。
原來,皇帝陛下看似高明的舉動,實則是一種巧妙的馴化手段。對于那些桀驁不馴、不聽從指令的野獸而言,等待它們的命運早已注定:要么被無情地斬殺,成為嗷嗷嘴里的食物;要么淪為大鵬鳥口中的美味佳肴,只有聽話的才能活下來。
實際上,真正能夠存活下來并進化為靈獸的只是少數幸運兒,大部分野獸最終都只能以食物的身份,結束其短暫的一生。
嗷嗚和大鵬鳥仿佛成了一道殘酷的篩選關卡,如同篩子一般將眾多野獸區分開來。這便是赤裸裸的現實,想要成功晉升為吃喝不愁的靈獸,每一只野獸都必須經歷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
這種篩選對馴服蠻族同樣有效,只是在中原,迫于輿論壓力,離石不干的太明目張膽,以防被冠予暴君的稱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