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之前,首要之務便是要盡心盡力地扮演好大秦小弟這一角色,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當小弟啊,那就別整天胡思亂想啦!要知道,匈奴人無論是動腦還是動手都比不過秦人跟漢人吶。如今既然想要成為秦人和漢人的親戚、兄弟,那自然就得乖乖地給大哥充當利刃啦!
眼下和大秦正處于交戰狀態的是波斯人呢。雖說波斯人已經宣布停戰,連軍隊都主動撤離了,但是大秦這邊可沒那么好說話喲!
秦皇早就放出話來:戰爭啥時候打響,大秦或許沒法完全做主;但戰爭何時結束嘛,那必須得聽大秦的安排才行!
這不,尹德蘭從外面回來之后,專門去向裴矩請教了一番,這下子他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場讓他摸不著頭腦的戰爭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對于大秦這種強硬的態度,他心里可是老大不樂意啦!畢竟大哥都不滿意了,做小弟的又哪能高興得起來呢?
所以呀,尹德蘭火急火燎地趕回巴庫,一方面當然是為了親眼目睹巴庫這座城市的最終落成;而另一方面呢,則是想著趁機拉攏一下高加索人和庫爾德人,他們兩個部落的戰士最多、最勇猛。
這兩個族群跟波斯人之間那可是有著血海深仇啊!只要自己能夠成功馴服這兩個種族,并說服他們跟隨匈奴人一起行動,到時候攻打波斯人豈不是易如反掌?
再加上源源不斷、十分充足的食物供應作為保障,這場仗簡直就是勝券在握嘍!
可以想見,如果能讓這兩個種族跟隨匈奴人一同征戰沙場,那么匈奴人的兵力將會瞬間增加整整十萬之眾!而這些新加入的士兵們,若能接受來自大秦軍官團的專業訓練和嚴格磨礪,匈奴人便能夠穩穩地立足于里海西岸,掌控這片廣袤土地的話語權。
待到多年之后,這批戰士們的后裔方才會成為真正與匈奴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自家人。而這一切的關鍵所在,便是那漢人所開辦的孔子學堂。
那些年幼的小家伙們自幼被匈奴人悉心撫養長大,而后又受到漢文化的熏陶與教導。如此一來,待他們成年之后,心中或許只會存有匈奴人的身影,但若是他們內心深處也能對漢人懷有一絲敬意和親近之感,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之事了。
畢竟,秦人向來對邊遠荒蠻之地不屑一顧,所以這片地域最終仍將牢牢掌握在匈奴人的手中。
且看那強大的乃蠻帝國,便能洞悉匈奴人的光明前景。只要這些逐漸漢化的匈奴人一直存在于世,大秦對于匈奴人的援助與支持就絕不會斷絕。
即便不幸遭遇最壞的情況,匈奴王國覆滅消亡,自己依然還有退路可走,可以去投奔大秦。
要知道,大秦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只需給予自己短短一兩年的時間休養生息,便能重整旗鼓、東山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