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似乎都普遍認為女人天生愛傳閑話和胡思亂想,不論他是何種人種。
或許并非如此簡單。在邊將士卒迎娶新羅、倭國的女子時,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她們在融入漢文的過程中表現得極為出色,漢化程度相當之高,比漢人女子更像漢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新羅女和倭奴女與漢族男子成婚生子,其后代毫無疑問地將會成為純正的漢人。
只要她們\\能夠安心扎根于邊疆地區,不再思念遠方的故鄉,那么大秦的將士們便能毫無后顧之憂地堅守在這片土地之上,保衛大秦的和平安寧。
當然,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由于這些女子遠離故土,來到陌生的環境中生活,如果當地的生活條件無法得到保障,她們很可能會時常想起過去的家,想起家人,只有讓她們不閑著,有事情可干,才能留住她們的心。
因此,改善邊疆地區的生活水平便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當她們感受到這里的生活富足且安穩,才會逐漸忘卻曾經的種種悲慘生活遭遇,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家庭和生活之中,融入漢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盡快解決——那便是在此地建立一所現代化的醫院,消除巫醫的影響,特別是加強嬰兒存活率的醫學,讓更多的新生兒得以降生存活。
考慮到來年可能會迎來一波嬰兒出生的熱潮,必須確保每一位準媽媽和即將誕生的小生命,都能夠得到妥善的照料,降低嬰兒死亡率的風險增加人口增長。
不過,關于醫院的選址問題卻需要慎重斟酌。將大型醫院建在托卡曼尼城顯然不太合適,因為目前尚不清楚周邊的波斯人對此會作何反應,托卡曼尼城會不會再次被圍。
像醫院這類關乎民生大計的核心設施,理應建造在絕對安全可靠的地點,以保障其正常運轉和民眾就醫的正常需求。
杜尚城就非常的不錯,杜尚城背靠里海,又有里海水師的炮船護佑,
無論是從地理環境、資源條件還是戰略布局等各個方面來考量,杜尚城相較于如同鐵桶一般,堅固的軍事要塞托卡曼尼城而言,無疑是更為適宜安置內城家眷軍屬,居住生活在的理想之地。將這些家眷盡數遷移至杜尚城,可謂好處多多。
首先,此地地勢開闊平坦且水源充足,不僅有利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用水需求,而且廣袤的草地還非常適合放牧牛羊,能夠提供穩定的肉食來源。
此外,如果在家眷當中另行組建起一支女城衛軍,那么便能有效地避免她們無所事事從而滋生流言蜚語。
畢竟人一旦閑暇下來便容易生事,而通過組織城衛軍,既能讓她們時刻保持忙碌狀態,又可對其加以訓練培養,以免隨著時光流逝,逐漸喪失應有的能力素質,導致整體水平不斷退化。
再者,值得一提的是,杜尚城與托卡曼尼城之間僅僅相距一天左右的行程。如此一來,駐守在托卡曼尼城的守軍士兵們在休假期間,完全可以前往杜尚城居住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