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城坐落在廣袤無垠的里海和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灘之間,這片神奇的土地因其臨近寶貴的水源地,從而成為眾多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家園。
令人驚奇的是,盡管此地資源相對豐富,但始終未曾孕育出璀璨的農耕文明,像埃及那樣,這里不缺種植糧食的土地,卻生存著大量的游牧種族。
這些游牧民族似乎對耕種田地一竅不通,只會放牧羊群跑來跑去,更別提去掌握那些復雜且高級的農耕技術手段了,就是放牧牛羊,也沒有孕育出強大的草原帝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放牧羊群方面可謂經驗老到,對周圍的草場也非常了解,經過漫長歲月的沉淀,這種放牧的獨特技能,已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基因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群游牧民族漸漸察覺到一個嚴峻的問題——原本豐饒的草場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日益縮減,相反,那片荒涼死寂的沙漠戈壁灘卻如惡魔般不斷地向外蔓延、擴張的,而且從東方每隔五六百年,總有強大的草原帝國過來抓抓捕驅口。
面對如此困境,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踏上艱難的旅程,四處漂泊流浪,苦苦尋覓著新的肥美牧場以求生存。
某一天,當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于重返經熟悉無比的里海牧場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一座規模宏大的城池竟然憑空矗立在了那里!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他們瞬間警覺起來,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展開一場血腥殘酷的廝殺。
于是,這些勇猛無知的游牧戰士,毫不猶豫地揮舞起手中的武器,向著草原沖去。起初,他們憑借著自身剽悍善戰的天性以及嫻熟的戰斗技巧,將天竺仆從軍打得落花流水,可由于天竺仆從軍甲胄堅硬,逃跑的很多傷亡卻十分有限。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這群游牧民族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一直在杜尚城內養傷休整的東突厥騎兵,突然殺了出來。這些來自東突厥的精銳鐵騎身經百戰、裝備精良,戰斗力遠非天竺仆從軍可比。
面對這樣強大的敵人,之前還威風凜凜的游牧民族,很快就陷入了一面倒被動挨打的局面。作為更高等級的草原強盜,東突厥騎兵毫不留情地對這些只習慣,打家劫舍的低等游牧民族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徹底擊潰并征服了他們。
從此以后,這些昔日縱橫馳騁于草原之上的游牧民族,無奈地淪為了大秦帝國最新一批被招安歸化的仆從軍,從此過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杜尚身為新城的最高長官,身負著推動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重任。然而,他知道農業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重要意義,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富,杜尚城的繁榮昌盛農業能起到基石作用,因此對農耕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
說起大秦農家,盡管其在開疆拓土的赫赫戰功中聲名并不顯赫,但他們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卻是無可取代的。
猶如那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一般,大秦農家始終堅守本職、勤勤懇懇,安守本分,大秦官府怎么說,農家就怎么做,從不問為什么。每當大秦軍隊成功掌控一片新的土地時,農家之人便迅速行動起來,緊跟其后,憑借祖傳的精湛種植技藝,開啟辛勤勞作之旅。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家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進步速度絲毫不遜色于以巧工聞名于世的墨家。尤其當食物來源日益呈現出多元化態勢之后,農家所種植的農作物種類更是琳瑯滿目、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