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民宮里的萬民殿,離石端坐在龍椅之上,以威嚴地姿勢接見了來自吐蕃帝國的使節那杰措。
離石銳利的目光落在那杰措身上,上下仔細掃視吐蕃使臣,想要看看他倒底有沒有受傷,自己家的老二只是外傷,怎么使臣看起來也沒有受傷,難道是老二打輕了?帶著疑惑用精神力掃描無關緊要的外人,只見使臣身著一襲華麗的吐蕃傳統服飾,表現得氣宇軒昂。而站在那杰措身旁的則是一個年輕的吐蕃人,同樣一身干凈的衣袍,唯一不同之處就是那人臉上畫了彩繪,應該是剛剛換好干凈衣服的兩人。
離石的思緒不禁飄回到剛才秦黑的稟報中。秦黑告訴他,贏壽竟然去找吐蕃使臣的麻煩,而且一言不合便直接動起手來。
離石聞訊立馬帶人趕到,互毆己接近尾聲,自己出面制止自家老二,在對方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先拉著兒子跑了,畢竟當時人多眼雜,事后肯定有人會胡亂猜測。
起初,贏壽與使臣相互毆打,難分勝負。然而,使臣的護衛在這場打斗中表現得異常兇悍,毫不示弱。
值得慶幸的是,帝都有嚴格的規定,嚴禁任何人攜帶武器上街,只有執法人員才被允許攜帶武器,并且僅限于滕棍等鈍器。正因如此,這場沖突并未引發惡性傷人事件。否則,以贏壽的身手,如果他攜帶了攻擊性武器,恐怕只需一把長槍,就能輕易地將吐蕃使臣置于死地。
吐蕃使臣見到前來挑釁的竟然是個小孩子,雖然這孩子長得和成年人一樣高大,但他還是能夠分辨出對方的年齡。再加上贏壽赤手空拳,并未攜帶任何武器,使臣便沒有在一開始就使出致命的招數。
然而,贏壽在發現自己占不到便宜后,靈機一動,制造了一場混亂,然后趁機逃脫,跑去叫人了。
于是,有人趕緊去把正在巡街的武侯叫過來幫忙。趕來的武侯前兩天剛剛見過二皇子,對他印象深刻,自然不敢怠慢,立刻聽從了二皇子的吩咐。
然而,當武侯帶著幫手匆匆趕回原地,想要找那吐蕃使臣的麻煩時,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贏壽竟然只盯著那吐蕃使臣一個人打,而吐蕃使臣的護衛們卻只顧著保護其中一個年輕的吐蕃護衛,完全沒有上前去幫助他們的主子。
就在這時,離石也得到消息,迅速趕到了現場。他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兒子贏壽正騎在那吐蕃使臣的身上,不停地揮拳猛擊,而其他的吐蕃護衛們卻像是在看熱鬧一樣,無動于衷。
離石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出現在現場,原因有三:其一,電話傳訊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幾乎是瞬間就能傳達消息;其二,他趕來時乘坐的是電瓶車,這種交通工具的速度可比騎馬快多了;其三,萬民宮的位置距離事發地點非常近,只有兩條街的距離,所以他能夠在短時間內趕到。
就在事態可能升級時,離石迅速趕到了現場,制止兒子的行為,并將其迅速帶離現場。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大秦那令人驚嘆的高效反應速度,使得他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
當他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之后,卻發現實際情況與他之前所推測的事態發展略有不同。不過,在這其中,他敏銳地察覺到與使臣一同進入前來的那位吐蕃年輕人,他的身份似乎頗為可疑的,肯定不是一個普通護衛那么簡單。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離石當機立斷,決定改變原有的計劃。他從容地坐在萬民殿中那張裝飾滿各種寶石的黃金龍椅之上,氣定神閑地沖著東方不敗微微頷首示意。
東方不敗心領神會,立刻用他那陰柔而又具有穿透力的嗓音高聲喊道:“大秦帝國皇帝陛下,宣召吐蕃使臣覲見!”這聲音猶如洪鐘一般,在萬民殿中回蕩,清晰地傳遍了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