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察的間隙,鴻臚寺的官員匆匆趕來,向離石稟報說吐蕃的使臣請求再次覲見秦皇。不過,此時離石手頭還有許多更為緊迫的事情需要處理,就把與吐蕃使臣繼續接觸的權力下放給鴻臚寺。
鴻臚寺作為朝歌城中唯一一個官員滿編的部門,其工作任務繁重和繁雜。鴻臚寺卿此刻正忙碌地地編寫自己著作,詢問那些被秦軍抓回國的藩邦首領,以便根據他們口述的信息來編寫他的首部著作——《萬邦游記》。
離石對這位有理想的官員印象深刻,因此即使他在詢問過程中有些無禮的行為,離石也并未過多計較。畢竟,離石在阿房宮請客時,與鴻臚寺卿相處得十分愉快,發現他是一個充滿文學氣息的中年人,正努力彌補曾經被耽誤的青春。
正是因為如此,鴻臚寺卿才會如此拼命地工作。離石對這種有追求、有才華的文人非常欣賞,對他的工作也給予大力支持,對他偏執的行為也進行了遮掩。
于是,離石耐心地向鴻臚寺官員解釋了最近的忙碌情況以及忙碌的原因。他詳細地講述了各項事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這位低級官員深刻理解到離石的工作壓力和責任。
離石的解釋如同一股清泉,流淌進了鴻臚寺官員的心中,使他倍受感動,他從沒想過秦皇會如此平易近人,甚至讓他有些熱淚盈眶。
鴻臚寺官員回到館驛后,立刻將秦皇最近忙碌、無暇接見吐蕃使臣的消息轉達給了對方。至于具體原因,該官員覺得沒有必要詳細解釋,一來是因為保密紀律不允許他過多透露,二來是朝歌城里的新鮮事物實在太多了,他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果然,吐蕃使臣并沒有對被秦皇冷落這件事過于糾結,因為朝歌城中的新奇玩意兒很快就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蒸汽火車已經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天空中竟然還有能夠在天上飛行的氫氣飛艇!這讓吐蕃使臣近乎認為是神跡。
有一天,那杰措在城里的酒館喝酒時,偶然間聽到了一些關于大秦帝國的事情。他驚訝地得知,大秦不僅有強大的陸軍,還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海軍。要知道,吐蕃帝國最近才剛剛發現雪域高原上也有大海,可酒館伙計所說的大海,似乎與他所認知的大海并不是一回事。
這讓吐蕃使臣意識到,外面的世界實在是太大了,有太多的事情是他所不知道的。他開始反思自己之前對大秦的看法,以及是否真的有必要用戰爭去挑釁這個強大的國家。
經過深思熟慮,吐蕃使臣的想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不再認為與大秦開戰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項,先不說是否能夠戰勝大秦,單是能夠與大秦進行貿易,通過大秦了解外面的新天地,就足以讓吐蕃帝國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吐蕃使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他可以放心地在朝歌城中繼續逗留,耐心等待秦皇召見的那一天到來。
與此同時,老二贏壽自從巡視過新兵營之后,就對那里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他年紀尚小,但是個頭卻已經長得和成年人一般高,在兄弟姐妹之中顯得格外突出,猶如鶴立雞群。
正因為如此,贏壽總覺得自己與其他兄弟姐妹有些格格不入。盡管他們并不會排斥他,但他還是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不過,當他巡視新兵營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在新兵中間,他的個頭不再那么顯眼,甚至還有些矮小。這種感覺讓贏壽異常興奮,他第一次主動去請求爹爹,希望能夠得到允許,前往新兵營接受軍旅生活的磨煉。
離石作為父親,自然也注意到了二兒子的孤獨。他發現贏壽的個頭已經快要趕上自己了,而贏福也已經開始有了男女之分的觀念,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繼續當娃娃王頭,帶著快和成年人一樣高的弟弟四處亂跑。
本來,離石就有送二兒子去軍校的打算,如今贏壽主動提出這個請求,正好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