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生了兩個兒子,供養爹娘也是兩兄弟的事兒,你給多少,我們給多少。”
誰也沒想到杜紅英會說到點子上。
都覺得這話對。
“笑話,我在爹娘身邊,是你們分出去了,我怎么會需要給錢?”
“我們分出去了,志遠走得遠,爹娘也不用為志遠操勞,相反,你在爹娘身邊吃喝拉撒全靠爹娘管,你不僅要給還要多給點。”
“你……”高思文怎么也沒料到杜紅英的反應這么快,一張嘴利落得他都說不上來。
“我媳婦兒說得對。”高志遠可不會讓自己的老婆一個人戰斗:“你給多少我給多少,爹娘,你們也別說不要,現在還年輕,老了怎么搞?他也是要娶媳婦的人,以后還有他的小家庭,現在都指望不上,以后更別想指望。每個月給了錢你們存上,以后養老,老了生瘡害病可得花不少……”
“我看志遠說得對。”趙爺爺道:“都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擔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兄弟多了就你推我我推你,老了會遭人嫌棄,建成啊,早點做準備是好事,分家就立個規矩,兄弟倆都給養老錢是應該的。”
“也行,給吧。”
高建成想給了到時候給他們存上,萬一哪天需要的時候就還給他們。
“給多少,分家協議得寫上。”
高志遠看向高思文。
“我一個代課老師一個月工資才七元,你津貼高……”
呵呵,讓他給錢他就訴苦了,自己沒本事就覺得高志遠應該給的。
“你吃家里住家里用家里的,七元什么都不管,我在外面不花家里一分錢,我高難道我就應該多給?不應該爹娘為誰操心得多誰就應該多給嗎?”
“你們……”張桂蘭氣得半死:“你們要不給老娘也不稀罕,一說錢就推諉。”
“娘,我不是那個意思”高志遠道:“我只是覺得一碗水要端平,從小到大他是哥哥我是弟弟,早些年我比他長得矮,過年全是他穿新衣服我穿舊衣服;讀書說沒錢供了,他讀初中三年我只讀了兩年;現在他在家里還要靠爹娘供著一日三餐靠娘給他漿洗,我什么都不用你們操心,憑什么我就應該要多給?他既然是七元,那每個月就給你們四元,我也給四元。”
“思文,你覺得呢?”
高思文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他跟在爹娘身邊呢,爹娘手上的還不是等于是他的。
“行,就四元。”
“好,那就寫上了噢。”趙爺爺一手的毛筆小楷寫得像印刷體,白紙黑字寫上了兄弟倆每人每月出四元錢供養父母。
要是在以前杜天全會阻止,畢竟高志遠要帶杜紅英隨軍開銷大得很,可是今天他的立場不同,這話說出來就像是偏袒女婿。
這個數字又是高志遠自己提出來的,他也只好默默嘆息。
想著以后自己再悄悄的補貼一點給閨女。
分家協議寫好了,高志遠當著趙爺爺和岳父叔父的面說起了搬家的事兒。
“你們搬去保管室?”張桂蘭顯然不樂意,杜紅英勤快,她還指著娶了兒媳婦過幾天輕松的日子,家里家外的多一個人幫襯,結果說要搬走:“家里住得好好的,搬什么不搬,不搬。”
“娘,家里住得好好的我會分家嗎?”高志遠看著老娘皮笑肉不笑:“要不我將今天早上發生的事說給大家伙兒聽聽?”
“高志遠!”家丑不可外揚,高建成氣得臉色鐵青:“你要滾就滾遠點別在這兒丟人現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