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好好好,有好消息記得寫信。”
“嬸,寫信太慢了,我讓嫂子給你發電報。”
“對,發電報。”陳冬梅想著要是紅英也考上大學,老杜家就兩個大學生了,越想越興奮。
“也不知道那兩個人考上沒有?”
“明天就能知道了。”
縣城張貼了高考上線的人名單,各個公社各個村也通知到位了。
通安村的人都知道,高思文兩口子都參加了考試,但是村委會這邊卻沒有得到半點消息。
“人家山川村考上了兩個大學生。”
“嘖嘖,不得了,考上了兩個?”
“是的,是知青。”
“唉,都說我們通安村厲害,這一點真不如人家山川村。”
鄉親們失望,村委幾個干部也覺得沒面子。
是的,安富公社十個村,就通安村打了光腳板。
平時開大會小會,哪一次表揚都是通安村占頭份,這一次是徹底沒臉了。
“高大嫂,聽說高考成績出來了,你們家高老師考上了哪個大學?”
偏偏村里還有幾個看熱鬧的去問張桂蘭。
張桂蘭之前也想兒子一定能考上,現在沒有戲,她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
“爸媽,我和小蘭都很努力,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可能是當時我們吃的東西有問題,我倆拉肚子,開考第一天幾乎都是蹲在了廁所里,所以……”
“不要緊,你們還年輕,還有機會,明年繼續考就行。”
文父安慰高思文,對自家女兒,那是半點想法都沒有:“小蘭,你也別擔心,等你戶口轉回來了,爸爸會想辦法給你轉到城里的。”
“爸,媽……”
文君蘭又哭了!
為了戶口能轉回來,她好像也只能忍了!
喜報,喜報!
軍區宣傳欄前圍了一群又一群的人,歡呼聲,哭聲,議論聲,聲聲入耳。
軍區有四十多人參加了高考,上線的就有二十八人。
“這個文菊是誰,排在最前面的是不是就是分數最高啊?”
“誰知道呢,只公布上線名單又不公布分數。”
“人家說分數是秘密呢,對了,你看下面說還要去體檢,體檢通過了才能上大學。”
”不止呢,還要政審,要查三代的。“
”不會吧?“
”真的,大學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上的。“
“文菊是哪個部門的,是一個女同志吧?”
“笨啊,文菊是托兒所那個文老師。”
“天啊,居然是她,我娃娃也是她在教。”
“那可真是厲害了。”
“嘖嘖,我得回去給兒子說以后好好讀書,爭取也能考上大學。”
“這個文老師也就算了,人家原本就是有本事才能當老師的,你們看看,這個羅成,后勤部的司機,這小子居然不聲不響的考上了大學。”
“哪有啊,羅成為了考大學可是很拼的,全軍區的找復習資料。”
“對對對,我記得是有這么一回事兒,他還問過我呢?”
“那他當真找著了?找到復習資料就能考上,早知道我也去考。”
“你說得輕巧吃根燈草,你知道人家為啥子能考上不?”
為啥?
“因為文老師是他對象,你想啊,有一個對象給你輔導,你敢不考上。”
明白了,我考不上全是因為沒對象。
也有些人聰明的想,回頭一定要找文老師借借復習資料。
八卦還在繼續,因為這上面除了名字外還會公布職位,唯有一個杜紅英后面什么都沒寫。
“這個杜紅英是哪個部門的?”
“沒聽說過。”
“我知道我知道,那是高隊的媳婦。”
“啥,高隊的媳婦還能在部隊參加高考?”
“怎么不能了,人家有本事礙著你了?”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說……不是說高隊的媳婦是農村來的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