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喲,冬梅啊,你才是最大的贏家噢,這閨女長得好,這閨女以后福氣也少不了,不錯不錯……”
杜紅英看趙奶奶拉著文菊一個勁兒的夸,心里暖暖的。
她似乎明白了老人為何會長壽了。
善良熱情豁達,對她和文菊都送上了滿滿的真誠的祝福,是打心眼里為她們高興。
這樣的老人,活該活到一百二十歲!
冬梅娘今天高興得有點忘形,完全就是顯眼包。
全生產隊的婆婆大娘面前都去炫耀,連張桂蘭都不放過。
“高大嫂,給你介紹介紹,這是我女兒文菊,考上人大了,成績好得不得了。”
“我女婿羅成還考上了軍校。”
“噢,好好好。”
張桂蘭早已經在心里罵娘了,一個丫頭而已,狗肉包子——上不了臺面。
還有陳冬梅,這女人真是臉皮好厚,認個干親就來顯擺。
你生過她養過她供過她?
一張紙畫了三個鼻子——臉都不要了!
“文菊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熟悉啊。”張桂蘭又豈是那吃虧的主,眼睛一轉計上心來,一拍手高聲說道:“我想起來了,聽我兒媳文君蘭說以前伺候她的丫頭就叫文菊,還是我親家供養長大了,你說該不會這么巧就是你吧?”
通安村有個傳說,高老師娶的那個文知青原來是資本家的小姐,頂了她家丫頭的名字插隊到山川村然后又嫁給高思文的,現在人家恢復了身份了,更多的人對那個丫頭很感興趣。
張桂蘭這么一說,大家都看過來了,看熱鬧從來不嫌事兒大。
“這位嬸子,今天是一九七八年元月二十二號,你怕是不知道舊社會早就滅亡了,新中國都成立快二十九年了,什么老爺太太小姐的早就成了封建社會的余毒,或者說他們沒有改變好,還想要再去一次農場?”
“新社會人人平等,沒有誰伺候誰,只有憑雙手養活自己,靠勞動生活不丟人。”杜紅英冷冷的看著張桂蘭:“還做著當什么老爺小姐的夢呢,怕是該醒醒了。”
“你這個多嘴多舌的婆娘,你又惹上啥事非了,走,給老子回家。”
聽到這邊又鬧起來了,高建成氣得咬牙上前拽著張桂蘭的胳膊往回拉。
“別理她。”杜紅英拉著文菊的手:“她就是見不得人家好。”
“呵呵,姐,我還真沒將這些事兒放在眼里。”文菊早已經學會了堅強:“姐,你們生產隊好熱鬧啊。”
這是她在黑河插隊六年都沒有見到過的場景。
“生產隊以前還是窮得很,越窮就越把什么東西都看得緊,眼光也短淺,時常為些雞毛蒜皮的事兒吵吵鬧鬧打架過孽的,后來社員們生產積極性提高了,那一年大家都吃上了飽飯,第二年出欄了二十多頭肥豬,再后來,生產隊越來越富有,現在通安村成了全縣典型的模范。所以這樣的熱鬧也就不算什么事兒了。”
“真正應了那句話,鍋里有碗里就有。”
“是啊,吃大鍋飯的年代,大家都不積極只顧著自己肯定是搞不好的。”杜紅英感慨不已:“說起來,通安村和老爹還是相互成就的。”
老爹讓全村富起來了,通安村的富讓老爹成了正式的公社干部。
“咱爹真厲害。”
“那是,不過他這些政績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打實干起來的。”
“我知道,我和羅成去過山川村,去看過你的作坊,還有山川村的村民們都很喜歡爹,一談到爹就贊不絕口,都說是個好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