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杜紅英去學校報到的日子。
好在,她選擇的就是本市的財經大學。
部隊時常有車要去市里,杜紅英可以搭車。
這不,去學校她搭的就是陳山開的車。
“嫂子,聽羅大哥說我們這趟車經常會去市里辦事兒,您一般什么時候回家,我到時候來接您。”
“我還真不確定。”杜紅英有點懷念電話已經通了的九十年代:“這樣吧,你們后勤辦公室不是有電話嗎,我留一個,如果我要回來我提前打電話給你,要是方便就捎我一程,不方便就算了,萬事以工作為重,要不然你們高隊要生氣,他可不喜歡我給部隊添麻煩。”
“好,嫂子,沒問題。”
從軍區到市里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杜紅英再次覺得自己的決定很英明。
如果可以,每半個月可能回去看一次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沈大娘幫忙照看孩子,大瓊姐和蘭勇陳俊他們就照看大棚。
說起大棚,杜紅英好笑得很。
那個什么曾欣,真的就是攪屎棍。
以為地是那么好種的?
大手筆的承包下那一片荒地,開荒搭了大棚,還很牛逼的簽下了軍區的供銷合同。
結果大半年過去了,地里沒見菜只見草。
連老楚都唏噓不已,說幸好沒有聽她的,要不然自己還是繼續天天逛菜市,只有嫂子你才是可靠的人。
杜紅英抿嘴: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種地。
咱就是農村人,咱會種地,驕傲著呢。
xx財經大學!
站在這個招牌前,杜紅英感慨萬千。
咱農民也有上大學的一天。
杜紅英啊杜紅英,有夢想就去追,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同志,你是新來的同學嗎?”
一個小年輕看著杜紅英放在地上的軍用包,又看了看她的大肚子,神色很正常的問。
“是的。”
“噢,是哪個系的,我帶你去報到。”邊說邊很自然的彎腰幫她提起了軍用包:“你身體不方便,我幫你提包。”
“多謝你,同志。”
杜紅英不知道這個時代應該叫學長。
“不客氣,你真是一個上進的好同學。”
嗯,這個時代,已經當了媽的,挺著大肚子的能上學都是上進才的。
“你家是哪兒的?”
“慶陽縣安富公社。”
“呀,我們是老鄉,我也是慶陽縣的,不過我是仁和公社的。”
杜紅英努力想了想,仁和公社離自己那個公社好像有點遠,反正她上輩子是沒有去過。
“我在仁和公社當了五年知青。”
那就是一個假老鄉,噢,是半個老鄉。
“你是哪兒下鄉去的?”
“就是這個市里。”
“恭喜你,又回到了以前出發的地方。”
“謝謝。”
為了這一天,他也付出了很多。
經過交談得知,這位熱心助人的同學姓洪叫洪顯江。
他和杜紅英是同一個系,但是專業不同。
“杜同學,我對市里很熟,回頭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你盡管來找我。”
洪顯江帶著杜紅英去報名注冊,還幫忙將行李送到了宿舍。
“多謝你了,洪同學。”
杜紅英……感覺自己真是又走出了人間一大步啊。
上輩子的自己滿心滿眼只有一個高思文,別說和陌生人了,就是同村的小伙子們都沒怎么說過話。
下地干工分那就是埋頭苦干;收工回家,家務活那么多,別說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婦也沒空功夫八卦。
這輩子,社交能力越來越強。
連陌生男同學都有了交集。
咳,想著高志遠給自己的約法三章又覺得好笑。</p>